“感谢成都日报蒋蓝老师让我们被看见”“夹金山下的玫瑰”的故事,上新了 今年比去年增加260多万元花款,还开辟了观花产业

成都日报 2021-12-15 04:07 大字

蒋蓝和陈望慧

“玫瑰姐姐”陈望慧

“玫瑰姐姐”陈望慧带领小金县村民依靠种植玫瑰脱贫致富,走出一条生态扶贫之路。成都日报记者、作家蒋蓝将陈望慧的故事写进《夹金山下的玫瑰》,2019年12月,该文在《成都日报》首发,后在此基础上推出文学版,发表于2021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

昨日,荣获全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先进个人的蒋蓝,又一次和陈望慧通了电话。电话里,蒋蓝关切地询问今年种植园的玫瑰产量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发展规划?陈望慧欣喜地说,去年,小金县金山玫瑰基地的产量是570多吨,今年的产量比去年更好!她还热情地向蒋蓝发出邀约:“明年5月的玫瑰节,蒋老师一定要来哈。”

一篇文章

让陈望慧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夹金山”“达维镇”……2019年9月,翻阅资料的蒋蓝,一下子被这些字眼吸引住了。夹金山,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而夹金山下小金县达维镇则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地。更让蒋蓝钦佩的是陈望慧的勇气和魄力,“在高原种植高山玫瑰几乎闻所未闻,这太神奇了!”

多次深入访谈,蒋蓝写下了《夹金山下的玫瑰》。从寻找“玫瑰真经”到成就高原玫瑰传奇,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蒋蓝的笔下,可以看到陈望慧与梦想的较量。

往事历历涌上心头,回忆起初次读到这篇文章时的情景,陈望慧直言“感动到落泪了”。“从零做起,从无到有,经历了很多困难,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帮助。”陈望慧感叹,正是因为这些文字,才让她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她的玫瑰种植事业也因此被更多人关注。

据悉,根据《夹金山下的玫瑰》改编的两部微电影已取得了作者蒋蓝的授权。此外,还有一个影视剧项目正在与陈望慧进行接洽,“我也积极面对各种迎面而来的机会,如果影视剧项目能落地,相信会对小金旅游文化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广宣传作用。”

一通电话

约定明年去书写乡村振兴新变化

在拨通陈望慧电话前,蒋蓝隐约流露出担心,他担心的是今年玫瑰的销量是否会好。两人的对话就以玫瑰种植现状展开了。电话那头,陈望慧神采奕奕地说“销量很好”,蒋蓝露出了笑容,连连赞叹:“非常好!非常好!”

“我们以前的目标是脱贫,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是奔小康了。”视频里,陈望慧身着藏族传统服饰,这是专门为这次连线准备的。“蒋老师,玫瑰产业是小金县的龙头产业,老百姓种植玫瑰也很积极。”

陈望慧给出一组数据:去年,小金县金山玫瑰基地的玫瑰产量是570多吨,发放玫瑰花款600多万元,今年比去年还增加了260多万元花款。先后带动小金县13个乡镇46个村(其中残疾家庭470多户)从事玫瑰产业。陈望慧透露,目前正在不断探索玫瑰产品在新领域的作用与发展,期望让中国高原的“金山玫瑰”走出国门。

陈望慧的玫瑰之路越走越宽。更可观的产业也出现了,那就是“观花”。平原地区的食用玫瑰花期只有20天,在川西高原有三四个月的花期。这蕴藏了观花季的商机。这里从海拔2000米到3500米,花开不断,形成了一个非常立体的景观。

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陈望慧的“观花”产业将带动乡村土特产、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小金县会成为我今后文学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蒋蓝说,他会一直关注陈望慧,明年5月,他会再去达维镇冒水村,去书写那里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段祯 实习记者 泽登旺姆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厚植教育沃土 托起未来希望——小金县奋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记者姜国春国以人立,业以人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教育,承载着一方的未来。回...

小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小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