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川信:做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者

金融投资报 2020-07-31 00:56 大字

中科川信的研发人员正在介绍产品。

虽然公司成立时间仅3年,但自主创新的研发成果却不少 : 北 斗 智 慧 云 监 测 平 台 、环境与多灾种联合防灾减灾软硬件产品、室内外联合定位产品……中科川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敏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G5楼,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专访时底气十足。未来,公司将会把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引入到无人驾驶、智能导航、物流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挖掘其二次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文/图

打造“北斗智慧云监测预警平台”

据王世敏介绍,2017年公司成立时就将其主营业务定位于对多领域、多灾种联合预警产品及技术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运维服务。其中,最让王世敏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成果,是公司联合中科院、成都理工大学研制开发的“北斗智慧云监测平台”及系列监测预警仪器。

平台基于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搭建,以公司自行研发的北斗/GNSS高精度监测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为核心,结合多元监测手段,对监测体进行全自动实时在线、高精度、多元化监测和分析预警。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土、交通、水利、住建、市政、矿山等行业及“一带一路”地区。

“平台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北斗/GNSS远程高精度(实时毫米级)数据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高集成度实时监测综合平台。”在王世敏看来,这是目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的另外一项研发成果,是地质灾害与环境防灾减灾软硬件产品。王世敏说,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滑坡、沉降、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多发。而一种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会引发多个次生灾害。

“为了有效地降低和排除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公司自主研发了以北斗高精度监测为代表的系列监测仪器,可以用于对自然灾害、桥梁、大坝、立交桥、地铁、矿山等危险情况的监测。”王世敏称,目前公司与自然资源、水利、轨道交通、矿山等部门开展了合作,京广铁路、川藏铁路已经用上了该产品。

事实上,公司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建筑设计院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就将公司的产品考虑其中了。“因为在高楼大厦的建设过程中,从基坑开挖到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同时,大厦建成后还需要对其沉降、倾斜进行连续两年的运行监测。”王世敏告诉记者。

目前,公司建有GNSS和北斗卫星定位研究实验室、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预警研究中心。同时,公司在成都理工大学建立了地质工程研究实习基地;在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测量与变形监测实习基地;与河南理工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实践基地。目前公司正在申报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软件著作权20多项。

带着干粮和矿泉水完成野外测试

2004年,王世敏从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央企,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经过多年奋斗努力,王世敏从一名测绘技术员成长为二级公司管理者,但他却“转换轨道”。2017年,他毅然辞职,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创始人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中科川信科技有限公司。

从央企“换道”至创业路上,肯定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底气。而按照王世敏的说法,这个勇气来源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干一番事业,才对得起人生!

底气则是自己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了测绘工程专业知识,毕业后又在测绘技术员岗位上获得了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机会。加上在央企二级公司管理岗位上得到的历练,具备了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这无疑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据悉,目前公司员工50多人,其中,研发团队由公司董事长郝晓光亲自领衔组成。郝晓光是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大地测绘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图学、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同样身为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刘根友教授,拥有工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震学会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头衔,从事北斗导航、高精度定位、变形监测等项目的研发。

北斗高精度定位产品研发出来后,由于积累的数据少,需要在室外连续三个月每天24小时进行测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怎么办?我们三班倒,晚上就睡在办公室,就这样,大家硬是坚持了三个月时间,将测试进行到底。”王世敏回忆说,“那真是‘5+2’、\‘白+黑’的工作节奏啊!”

当然,比晚上睡在办公室更为艰难的是,为了在不同环境下测试研发成果,公司研发团队选择了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境内一个潜在滑坡点作为野外测试点。这里荒无人烟、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但为了完成测试任务,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矿泉水;困了,就睡在车里。

“但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而是以苦为乐,将其当成一次不一样的旅游,一次难得的露营,在高原的夜晚,睡在车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王世敏说,当时大家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以苦为乐,顺利完成了野外测试任务。

挖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二次价值

苦心研发和经营换来了累累硕果:公司产品及技术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公司在川内的市场占有份额超过30%,居川企第一位;2019年,公司首次实现了盈利;目前公司估值已达3亿元人民币。

不过,王世敏坦承,目前公司尚未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是因为公司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低下,虽然目前国内从事类似项目研发的企业有10多家,但要么只有硬件,要么只有软件。而公司则是“软硬件一体化”,用户可以从公司同时获得软硬件的供应,以及后续的升级服务”。

也不是因为公司“不差钱”,公司成立至今仍然只有几位自然人原始股东的出资,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只是在创业期间,大家一门心思搞研发、拓市场,没有顾上这方面的事情。”王世敏称,目前公司正在筹划A轮融资,预计融资规模在3000-5000万元之间。

王世敏表示,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除了要求对方认同公司的估值水平、投资理念、企业文化外,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增值服务能力,能够为公司的资源整合、市场拓展,乃至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尽管公司注册落地在成都高新区只有3年多时间,但已经感受到了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选择在这里创业创新是明智之举。”王世敏表示,目前公司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接下来,公司将根据成都高新区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申报专项扶持资金”。

“创新无止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需要及时升级换代。”王世敏称,公司将继续与中科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

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打造“北斗智慧云监测预警平台”,做“全国第一、国际领先”的环境和多灾种联合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者。同时,公司将突破现有的研发板块,将技术引入到无人驾驶、智能导航、物流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挖掘二次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群众。

■记者手记

竖版地图助力卫星导航

走进中科川信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的竖版世界地图惊呆了记者。据悉,中科院研究员、中科川信董事长郝晓光,打破了400多年来横版地图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世界“竖”起来了。

400多年来,传统的世界地图都是横版的,而郝晓光以“双经双纬”编制出了新的世界地图。即在传统的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世界地图外,以“完美切割线”切出了新增的北半球版、南半球版两幅图,从而使四幅图共同描绘出地球的全貌。

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采用了南半球版世界地图,准确描绘了考察路线;国航开通北京直飞纽约的北极航线时,也得益于北半球版世界地图;而更具闪光点的是,这张竖版地图以独特的视角,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相关链接

《成都高新区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对新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按照投资额1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补贴,每年按照区内企业使用平台费用总和、平台收入、荣誉资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对排名前五名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按照企业实际发生费用,给予连续3年每年最高50万元的云资源使用补贴。

《成都高新区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第七条规定,支持企业自主开发符合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上市销售不超过3年的创新型产品。根据研发投入、创新型产品销售收入等情况进行排名,按销售收入的5%给予排名前10的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新闻推荐

干部群众齐上阵防汛救灾保家园——小金县四姑娘山镇抗洪抢险见闻

■史雨王通郭逸峰6月27日20时左右,小金县四姑娘山镇遭遇暴雨袭击,河水猛涨、人员被困、车辆被损、圈舍被毁、道路受阻、大...

小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小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