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似水年华最纯真的精灵歌者 专访2019年《中国好声音》亚军斯丹曼簇

阿坝日报 2019-12-13 13:29 大字

■黄群

斯丹曼簇坐在你对面,你就知道,什么是风华正茂,什么是青春年少。她那双明亮的双眸,如高原下的一湖秋水,安静而清澈。她的歌声如微风掠过湖面,荡漾起的阵阵涟漪。

在专访开始之前,她和同辈人中的弟弟追逐打闹,手上摆弄着一只玩具小猫,在妈妈的爱抚下撒娇。好声音舞台的斑斓绚丽,导师那英知遇之恩的笼罩,鸟巢决赛舞台的精彩演绎,并没有淹没19岁的纯真,她依然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一、她是妈妈最好的“音乐作品”

2019年中秋之夜,在《中国好声音》中秋演唱会上,斯丹曼簇的母亲娜哈思曼亮相舞台,母女共同演绎了嘉绒藏族民歌《阿依瓦》。只要你对藏族音乐有所了解,就知道娜哈思曼是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的“雪莲三姐妹”组合成员之一。没有人会想到她已经有一个19岁的女儿。

如果你了解斯丹曼簇的家庭,就会觉得她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的出色发挥,完全就是水到渠成。她所生的藏族音乐世家,为她积蓄了力量。在舞台上的成熟、稳重、自信,没有刻意的塑造,一切都是“生来如此”,她是妈妈最好的“音乐作品”。

打开中国地图,目光沿着祖国边疆行走,会发现能歌善舞的皆为少数民族,因为歌舞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寄托。斯丹曼簇在好声音的舞台上,报了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个地处西南偏僻的名字: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汗牛乡。

汗牛乡是川西北民歌发祥地之一,受地理条件、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的影响,汗牛川西北民歌较其它地区更原汁原味、更具有地方色彩。

斯丹曼簇就出生在这里。但奇怪的是,斯丹的演唱方式,并没有藏族唱腔的风格。日翁思曼(雪莲三姐妹成员)说,斯丹个人对音乐的偏好更倾向于欧美,她的演唱技巧也取自欧美歌手。也正因如此,网上也有人批评斯丹,放弃了嘉绒藏族的传统。斯丹曼簇回答说,嘉绒传统的东西是深入骨髓里的,就像呼吸氧气一样,不能没有,在生活的点滴中都会呈现。至于演唱技法,根本没有传统或现代的分别,只要适合我的我都可以拿来用。

嘉绒藏族的音乐历史漫长,由于地域原因,只限于四川阿坝州内。但在最近几年,嘉绒的音乐就像一股潺潺流动的小股清泉,开始向嘉绒地区以外的地方浸润。2003年,“雪莲三姐妹”组合来到北京,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之后又频繁出国演出,把这股“清泉”带到了全世界。

“清泉”虽然甘冽,但毕竟有限,这个时代的音乐受众需要的是批量生产的“矿泉水”。让嘉绒音乐成为大众流行音乐中的重要部分,是这个藏歌世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雪莲三姐妹成立了文化公司,阿东(斯丹曼簇的舅舅)成立了嘉绒音乐协会。由于丰富的演出经历,他们明白舞台之外则是更大的舞台。

据娜哈思曼回忆,在她们初登舞台的年月,选秀节目还没有像现在一样如火如荼。19岁的斯丹曼簇已经登上中国最火爆的音乐舞台,这是她个人的努力,也是时代的给予。这个“藏歌世家”的历史,因为斯丹曼簇登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而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没有叛逆的青春,也可以青春飞扬

无论是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斯丹曼簇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舞台上的她话更少,性格更加内敛。据父母介绍,斯丹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虽然教育比较严格,但并没有费心。而且,她的音乐才华,来自于天性,父母并没有刻意去鞭策。

顺着天性发展,没有刻意鞭策,这或许是斯丹没有叛逆期的原因。但一个19岁的女孩,不可能彻底没有青春的锋芒。斯丹的锋芒不在性格中,而在音乐中。

与她的长辈们相比,斯丹不满足于做一名登上舞台的歌手,凡是与音乐有关的事情她都会选择去尝试。在她的理解中,明星与音乐人并不矛盾,而且两者可以兼容。她更希望自己成为Michael Jackson这样的全能型艺人,除了音乐表演之外,对创作、舞台、灯光、服装等方面都有造诣,这才能称得上好的音乐人。

斯丹曼簇所追寻的不止是音乐,更是在追求音乐之外的生活。任何艺术不可能孤立存在,一定是创作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音乐的养分,不能只来自于音乐本身,更是来自音乐以外的生活。

从斯丹身上可以看到,2000年左右出生的音乐人,似乎对“明星梦”没有那么狂热,他们更愿意进入到音乐的内核。这或许是因为媒介空前发达,“偶像”“明星”已经褪去了光环。如同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李宇春所说,偶像是生意、质疑和忍辱负重,这是很清醒的认知。对“明星”“偶像”光环的不屑一顾,也是这一代音乐人的“叛逆”。

三、她还是个小孩子,却提前进入了“音乐早熟期”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斯丹曼簇演绎的《水妖》堪称完美。那英评价斯丹曼簇:“声音宛若山川河流,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力量。”但好像“女性的力量”这个标签对于19岁女孩来说过于沉重。

在专访开始之前,她和同辈人中的弟弟追逐打闹,手上摆弄一只玩具小猫,在妈妈的爱抚下撒娇。好声音的绚丽灯光,导师那英知遇之恩的笼罩,鸟巢舞台的精彩演绎,并没有淹没19岁的纯真,她依然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但只要进入音乐的世界里,她真的就迸发出“中国女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她离开了“藏歌世家”羽翼的呵护。

斯丹曼簇的长辈们,一方面根植于嘉绒藏族文化,汲取原生态音乐的营养。而另一方面,又有了很大的局限性。“雪莲三姐妹”组合中的日翁思曼也认为,对于流行音乐而言,原生态音乐毕竟是小众音乐,属于音乐的“边缘地带”,如果想要被大众接受,还是应该向主流音乐学习、靠拢,汲取营养。

斯丹曼簇在有意或无意间,摆脱着“原生态”带来的局限性。但在她看来,音乐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分界线,汗牛乡某位藏族阿妈口中的民歌,与贾斯汀·比伯的音乐有相通之处。嘉绒民歌和现代流行都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方法。不同的是,嘉绒民歌是她出发的地方,而世界流行音乐承载了关于未来的一切想象。

四、唯有“硬核”实力,才能让梦想落地。

据斯丹曼簇的父亲讲述,她对音乐的专注、以及精力上的投入,超过了长辈们,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音乐。所以,取得好声音亚军的成绩,在他预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她对音乐的勤奋,让整个家庭的音乐基因凝固成一个百分之百的“沸点”。

曾在录音棚里见到过斯丹的工作状态,她可以纠正演唱者出现的问题;能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能在录音结束后,组织大家合影留念,调整拍照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在上海录制《中国好声音》的几个月里,父母只去看过她两次,大部分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度过的,直到鸟巢决赛的前几天,家人才前往北京。19岁能如此独立,这是除了舞台演绎之外的另一种实力。

或许斯丹曼簇很早就明白,梦想虽然绚烂美丽,但如果没有实力支撑,梦想就是一个彩色的气泡。在她并不漫长的音乐历程中,没有属于少女的斑斓泡沫的幻想,而是把所有的想法实实在在的落地。她丰富的音乐履历,超过了她的年龄。从十五岁开始到现在,就参与了十余首歌的制作;华夏之星歌手赛第二名、金泉歌手赛第一名;陆续参加参加西部音乐节live show、拉萨春节联欢晚会、西藏春节联欢晚会;单曲《藏歌飞扬》荣获2017年度听众最喜爱藏歌。

实力大于梦想,这不是斯丹曼簇独有的特点,而是整个家族沉淀下的性格。在这个音乐家庭中,弥漫着一种对音乐的执着。音乐对于他们而言,不是简单的娱乐,不是满足名利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带给了斯丹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在老家时,音乐是天性,没有约束,自由自在;在舞台上,音乐是展示自我的方式;参加《中国好声音》后,斯丹觉得音乐是和别人合作的结果,经过不断的融合、说服、妥协,才能做出被大众接受的音乐作品。

五、关于未来,一切准备好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这“趁早”好像一把双刃剑。从2006年开始,各类选秀节目走出的人才很多,有人功成名就,有人销声匿迹。纵观这十几年的选秀史你会发现,能走到最后的人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但一定是内心最强大的,能受得起掌声的赞誉,也能扛得住恶意的诋毁。

音乐圈离不开娱乐圈,娱乐圈被各种嘈杂的声音裹挟。在对斯丹曼簇诸多的赞誉声中,也夹杂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些评论甚至超出了理性范畴。对于这些声音,斯丹只说了三个“不”,不看、不听、不想,一切与她无关,这或许是一个小姑娘最天真的想法。

不必怀疑斯丹的音乐天赋,以她现在的才华必定能走的很远。但当你看到她那双清澈的眼睛,和瘦小的身躯,免不了会为她感到担心,她真的扛得住吗?面对这样疑问,她嘴角扬起了自信的微笑说,关于未来,我准备好了。

新闻推荐

小金建成县级医院ICU 改善危重症病人医治环境

(贺陶记者庄媛文/图)记者从小金县融媒体中心获悉,日前,小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正式收治患者并投入运行,从而结束了小金无...

小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小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