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水泥路 修到小金农牧民家门口
巴朗山隧道管理所养护工人在隧道内检修维护电力设施。贺陶 供图
□本报记者 刘佳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旧称懋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有1000 多名藏羌儿女参加红军,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长征期间,红军曾翻越小金境内三座雪山:夹金山、梦笔山和巴朗山。
“看见屋,走到哭;望着山,走到瘫”曾一度是小金人民出行难的真实写照。由于山高谷深,小金许多优质农特产品难以运出大山,农民脱贫面临重重掣肘。如今,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路,修成最美风景
7月初,小金县进入雨季,汽车行驶在山腰的公路上,就像穿梭在云间。一条条平整的通村水泥路四通八达,犹如一条条飘逸的哈达。国道、县道、乡道、村道被连成一张网,延伸至农牧民的家门口。
过去,在老一辈的小金人眼里,海拔4538米的巴朗山,山高路险,终年被云雾缭绕,成为成都市和小金县之间的“拦路虎”,被司机视为畏途。
四川交通人发扬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经过5年多的风餐露宿,克服高原作业的许多不便,在山谷之间,遇水搭桥,逢山凿洞,让天堑变坦途。
2016年10月1日,巴郎山隧道建成通车,极大方便了小金人民的出行。在隧道贯通前,车辆去四姑娘山需翻越巴朗山,沿途道路颠簸,需耗时一个半小时。隧道贯通后,从隧道过只需要10分钟。
从小金县城出发,约1小时,汽车穿过长近10公里的巴朗山隧道,就进入了汶川县境内。“巴朗山隧道开通后,我们比过年还高兴。”小金县交通局老干部张文龙说,巴朗山隧道是当前国内最长的高原隧道,是小金县“四好农村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小金人民去成都足足省去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路,就是山里人的命。”被大山包围着的小金人更有深切的体会。为了保证“生命”健康、道路畅通,可敬可爱的道路养护人,日夜巡护在这条高原通道上。
据巴朗山隧道管理所办公室主任余礼平介绍,这里的养护工人大多是小金本地人。他们5人一班,三班倒,24小时紧盯着15公里的道路及隧道,预防一切意外的发生。 (下转02版)
小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小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