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保护本土文献 擦亮绵阳历史文明

绵阳日报 2021-12-12 08:16 大字

绵阳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作家们介绍地方文献

绵阳图书馆收藏并修复的孙桐生手稿

知古思今,阅绵州千年地方历史文化。在涪城区长虹大道中段47号的绵阳市图书馆5楼,是地方文献特藏室,这里保存着近7000册关于绵阳本土的历史文化书籍。从巴蜀“红学”第一人孙桐生的手稿,到巴蜀文化集大成者李调元编纂的《函海》,都收藏在这个特藏室。在这里,你可以认识绵阳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绵州厚重的人文底蕴。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金容文/图

藏书丰富每周免费开放文献特藏室

近日,绵阳市图书馆与市作协联合举办绵阳作家体验图书馆暨作品典藏交流会。绵阳本地作家参观了市图书馆古籍文献室、地方文献陈列室、绵阳传统文化生活体验馆,在书香萦绕间感受绵阳本土厚重的文化艺术。

绵阳市图书馆始建于1922年,现有藏书60余万册,为满足广大读众的需求,根据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文献特藏室,开辟了“地方文献”、“5·12汶川地震文献”、“工具书”专架。每周一至周五免费对外开放,接待前来查阅、咨询的社会公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图书馆就开始重视地方文献工作,有意识地收集绵阳的地方文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潘莉对记者介绍,目前,图书馆地方文献共有6800多册,内容涉及绵阳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地理地貌、特产资源、知名作家作品、科研报告、方志、各种年鉴、谱牒、图谱、地方性刊物、地方性报纸等,已建立了收集、整理、加工、特藏和查阅为一体的地方文献工作体系。

此外,市图书馆还对一些重要性的地方书籍进行修复和再造,如堪称“镇馆之宝”的巴蜀第一位红学家孙桐生的手稿。这批珍贵的手稿由孙桐生后人捐赠,如今已编纂成《孙桐生手稿》、《孙桐生生平记事》、《孙桐生书信集》等重要书籍,因为当时保存条件的限制,这批文献出现了蛀洞、断裂、糟朽、离层、污渍、霉迹等破损情况。为了保藏好这些珍贵的特色文献,市图书馆按照国家古籍保护的标准要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请省内外相关机构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和再造。

独具特色读者了解、研究绵阳的窗口

记者在地方文献特藏室看到,几十组地方文献专架上,各种书刊按类目排列有序、标示明晰地摆放在书架上,方便读者查找。这些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涵盖了绵阳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民风、地理地貌、特产资源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

其中最具特色的有:1985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修志期间所形成的《绵阳市地方志丛书》系列(包括市、县区志及部门、单位、企业、学校志等);绵阳本土作家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农业科学等);“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献”(包括受灾情况、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方面的纸质图书、光碟、实物、图片、影像记录、会议材料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是广大读者了解绵阳、研究绵阳的珍贵文献。

绵阳作家吴春华的散文随笔《不是爱情的约会》、中篇小说集《风知道》收录在特藏室的绵阳本土作家作品版块。在她看来,地方文献特藏室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其发展的根基,而本土作家的作品就增加了城市发展的厚重度。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藏室,收纳了大量本土文学艺术作品,是城市文化IP的一种体现。”

逐步升级文献资料实现数字化阅读

“为不断丰富馆藏文献,市图书馆每年都会通过接受捐赠、呈缴、采购、交换等方式增加地方文献的馆藏数量。馆内大量的地方文献几乎源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本土优秀作品入馆。”潘莉介绍说,越来越多的绵阳人(包括单位)选择将自己出版的书籍捐赠给市图书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绵阳人文荟萃,文化根基深厚。

同时,为方便读者阅读,了解绵阳地方本土文化,图书馆还在一楼借阅大厅设置了地方文献专架,精选上百种书籍进行展示、借阅,包括文学、史志、画册、地震文献等。“我们还会定期更换书籍,如果读者需查阅更多地方文献,可以前往图书馆五楼特藏文献厅进行阅览。”潘莉说。

近年来,图书馆书籍采购数量逐步加大,文献的品种和形式多种多样,除传统的纸质书刊外,还有各种数字化资源已逐步投用。尤其是通过“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平台,市图书馆每年都会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优秀的地方书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全文扫描制成图书馆的特色数字资源,读者登录绵阳市图书馆网站或者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便可以查阅、下载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料。

新闻推荐

时隔8年 三尺讲台 再上太空 在400公里高的空间站内授课宇宙级精彩

学生们在中国科技馆设立的地面主课堂听课三名航天员在400公里高空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实验12月9日15时40分开始,神舟十三...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