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里的70年

济南日报 2020-08-10 11:23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雪萌

每年的高考季,作文题都是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毕竟物理和数学题也看不懂。今年的热闹期更长一些,一篇被认为“显摆名词”的作文,让原本已经消停的讨论再度争议四起。

高考作文从来不仅只是一道题目,它是时代的折射、历史的记录,也是社会现实的投影。

但是高考作文又只是一道试题,它是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它的目标读者是阅卷老师——不要用文学创作的标准去衡量它。

作文题里的时代变迁

1951年,我国的高等学校首次实行大行政区范围内的统一招生。也是这一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高考作文题《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在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十七年文学”,高考的历史也可以视此为第一阶段。回看这一时期的作文题目,会觉得相对幼稚化,比如《记一件新人新事》(1952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五一”节劳动日记》(1963年)等等,格式和思路基本相当于今天小学生作文的范式,与“十七年文学”遥相呼应。

1977年,全国恢复自1966年起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全国千万青年学生(包括一些中年学生)迎回了梦寐以求的高考。拨乱反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候的作文题还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年)。1979年作文的改革步伐非常大——将《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这个变化之巨大,以至于在小编所牢记的为数并不多的高考作文题里,这是印象最深的一个。实际上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是一个叙述角度的转变。它的意义,在于作文开始关注人性的美好,突出品德的重要性。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人们的思想,高考作文题开始关注社会层面的发展。如1981年作文题《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等。与此同时,作文题本身的新颖形式也不断出现,1983年的作文首次出现了漫画——《这地方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思想进一步多元化,学生们的知识面、阅读范围、社会视野不断拓宽,高考作文题也开始鼓励学生创新、尝试。这一时期高考作文进入“画风多变”时期,甚至可以论点自定。1991年作文题《描写“圆”的想象物》/选择“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看,辩论或者议论、1994年《尝试》、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开放、自由,从社会层面转移到精神世界。2001年作文题《诚信》、2002年《要不要救一个陌生人》、2004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些作文题一方面结合社会热点,一方面更关注哲思、人性等更深层的内核。

近70年的高考作文题发展历程,也是其各自时代特点的折射与体现,离开其所处的时代,会让人完全无从下笔。比如1965年的作文是《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如果不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还有一段“抗美援越”的历史,恐怕完全不知道怎么写这封信;1964年高考题目《读报有感》,今天的高中生可能多半没有概念——如今读报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他们更多的是“刷手机有感”。

历年高考作文题也离不开时代热点事件。如1995年《鸟的评说》,即反映金庸的通俗小说被北大搬进象牙塔事件;2008年以汶川地震为主题的材料作文;2011年作文材料为前一年的彩票退还事件。从“命题”“话题”到“任务驱动”

以文章取士,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司马相如凭借《子虚》《上林》两篇赋就直接被汉武帝看中、一步登上人生巅峰——谁说堆砌辞藻没用来着?

漫长的时间里,作文只有一种形式——命题作文。从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开始,虽然考试内容有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和墨义以及明以后的八股等等,但基本都是命题作文。

如唐寅获得乡试第一名的文章题目是《禹恶旨酒》,就是大禹不喜欢美酒,题目出自《孟子》;乾隆年间某次科举题目为《不仁者可与言哉》,也出自《孟子》;直到民国时期的考试中也经常使用到,如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作文题目之一,为《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的高考作文,一直延续命题作文的形式。到八十年代末期,材料作文开始出现。命题人提供一段材料,营造一种特定情境,考生自主思考和寻找情感抒发点。这个转变,虽然在审题立意上的难度有所增加,但却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是人文性在作文中的体现。

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题目出现之后,话题作文开始席卷全国,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考察形式。话题作文最开放,几乎不存在所谓的“跑题”。2000年到2006年是话题作文的顶峰,到现在个别省份还在继续使用这一形式。

近几年,一种新兴的作文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始占据主流。给出一段材料,要求结合材料,在真实的情境中,合理地辨析关键概念点,从多维度去比较、说理论证,入情入理地谈论问题。听着就很深奥的样子!这种作文题别的不说,至少显得出题人很厉害。

什么作文是满分作文?

70年来,高考出现了不少满分作文,著名的有2001年的《赤兔之死》、2009年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2010年的《孙悟空的成才之道》等等。但如果说最有名的满分作文,恐怕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闫阳生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道作文题。1977年12月9日,北京环保所废水取样工人闫阳生赶往北京110中学考场,之前,他的女儿已在他30岁生日那天出生。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闫阳生作文的第一句。放在今天,也是一个优秀的开头。这篇1500字的作文,闫阳生讲述了自己埋头苦干的一年:工作上受到外国专家的轻视,决心奋发钻研努力,年近三十学习的困难、家人的全力支持、女儿出生时自己还在图书馆学习,虽然“人过三十天过午”,但自己身上“正复苏着一股新鲜旺盛的活力”,因为“战斗能让人永葆青春”,“这平凡的,有时往往是枯燥的学习不正是向那些政治空谈家讨还青春的战斗吗?”

这篇作文由于评卷老师的激烈争论而传入社会,引起轰动。1978年5月30日《北京日报》首先全文发表,并以半版刊登作者文章《我们要珍惜青春之年》。以后海内外各报刊纷纷刊登此文和相关文章。1978年7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全文并配发评论《一篇独具个性的好文章》。

这篇作文最终被判为满分,闫阳生也被称为“十年一届文章状元”,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录取。

多年后闫阳生说,写这篇作文算是“放手一搏”,因为老三届在知识本身上并不占优势,所以自己放弃了当时常见的高调式套话作文,而是冒险用了另外一种表述方式。

《赤兔之死》全文是古白话,《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更是剑走偏锋:前言后记都是文言文,正文是51行102句七言诗。

可见,满分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众不同、“独具个性”,而且往往引起争议。《树上的生活》一文因为晦涩、拽词、炫技等等引起争议后,很多人表示这篇满分作文不是一篇合格的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但是高考作文从来不是以“好文章”为标准,它是一篇考场作文,其最大的作用,是在成千上万份试卷中成功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这篇作文只是高考试卷中的一道大题,很重要,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所有的学霸都告诉你,没有人会在有限的40分钟里从零开始构思、谋篇布局、组织素材,这篇文字必然离不开套路以及事先的精心准备。因为它是为应试而诞生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苏轼20岁那年(宋嘉祐二年)应礼部试的题目是《行赏忠厚之至论》。主考官欧阳修自信地认为,只有自己教出来的弟子曾巩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怕别人说他偏袒,于是给了第二名。后来见识了这位叫苏轼的青年才俊,说了一句“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对,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试作文临场写作不是写不出好文章,但需要苏轼这样的水平。

新闻推荐

阿坝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综合试点在汶川县启动

本报讯(陈康赵一红)7月21日,阿坝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在汶川县启动,省普查办专门派人现场调研指导。当天,130余名督导...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