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示

阿坝日报 2020-07-09 11:40 大字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境内。因2019年“8·20”强降雨天气,导致区内爆发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得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变形加剧、险情加重趋势。汶川县卧龙地区卧龙镇足木沟、耿达镇仓旺沟等6处泥石流均发生不同规模等级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为尽快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卧龙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启动了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等6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阿坝州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等6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认为该勘察报告质量等级合格。汶川县发展和改革局以汶发改行审〔2020〕60号、汶发改行审〔2020〕61号、汶发改行审〔2020〕62号、汶发改行审〔2020〕63号、〔2020〕64号和汶发改行审〔2020〕65号进行了批复。

该项目主要由汶川县耿达镇龙潭村1组仓旺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新寨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王家碉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汶川县耿达镇龙潭村7组窑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和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转经楼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等6个子项目组成。各子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一)龙潭村1组仓旺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C20砼结构拦挡坝3座、贾家沟河段清淤和原有防护堤加高和修复,总占地8.3325亩,其中长期占地2.7亩,临时占地5.6325亩;施工期150天,弃渣总量为39191 m3,总投资1365万元。(二)足木山村3组新寨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防护堤150m和沿原沟道清淤,总占地1.6亩,其中永久占地0.6亩,临时占地1.0亩,施工期80天,弃渣量529.78m3,总投资91万元。(三)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梳齿坝1座、原1#拦挡坝修复、新建A段防护堤108m、B段防护堤134m、C段防护堤114m、1#拦挡坝库容清淤和1#梳齿坝上游清淤,总占地1.8亩,其中长期占地1.305亩,临时占地0.495亩,施工期150天,弃渣总量2374 m3,总投资543万元。(四)足木山村3组王家碉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排导槽、新建2#跨沟盖板桥涵、新建2处跨沟盖板桥涵,总占地1.5亩,其中长期占地1.0亩,临时占地0.5亩,施工期90天,弃渣量为721.02 m3,总投资123万元。(五)龙潭村7组窑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防护堤2段,总占地2.9亩,其中长期占地1.6亩,临时占地1.3亩,施工期60天,弃渣量为2254.9 m3,总投资167万元。(六)转经楼村转经楼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拦渣坝2处、新建防护堤3处,总占地7.0亩,其中长期占地2.0亩,临时占地5.0亩,施工期120天,弃渣量为766.8 m3,总投资419万元。

目前,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对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在该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加强监管,采取严格的自然生态保护措施。

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等6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接受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监督,维护汶川县卧龙镇足木山村3组足木沟泥石流等6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现特对该项目建设意向进行公示。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来信、来电或来访,对该项目发表意见、建议或反映问题。

一、公示日期:2020年7月9日—2020年7月22日(10个工作日)

二、受理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和通信地址: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电话(传真):0837—6246773

电子邮件:chinawolong@163.com

通信地址:阿坝州汶川县卧龙镇沙湾街16号

邮编:623006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0年7月9日

新闻推荐

一份入党申请书 张玉云

我的同事王伟,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瘦瘦高高,帅气中透着灵气。大学毕业后,2017年王伟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到市财政局非...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