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路”链起脱贫奔康路

广元日报 2020-06-08 00:45 大字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畅通成了贫困地区能否快速脱贫、能否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因此,信息通信扶贫成为四川省22个专项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4年以来,朝天区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的思路,突出信息通信扶贫助力脱贫奔康,统筹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通讯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信息高速公路”堵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目前,该区已实现214个行政村村委会、村卫生室、村小学或村文化中心通宽带,通达率达100%,较2014年底增长79.8%;农村住户所在地300米范围内通手机信号,均超出国家、省验收标准,顺利通过了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光纤入户连接“信息路”1400个村组实现光纤到户

朝天区地处秦岭南麓,川陕结合部,全区幅员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8.53万,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地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

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制约该区发展的最大短板。

用光纤宽带上网、看高清视频对于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居民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宣河镇竹坝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我们用的是村村通、户户通接收器,遇到吹风、雨雪天气,电视效果就很不好,经常抱着‘锅盖子’到处找信号。”竹坝村四组村民王洪涛说。

以前村子不通网络的时候,有事就需要村干部到农户家里去通知。“通知个事情,这山喊那山,全靠嗓门大。”“由于信息闭塞,农产品找不到市场,也卖不到好价钱。”村支书王兴干说。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中国移动广元分公司投入9.28万元,在竹坝村新建光缆4KM,建设FTTH端口64线,覆盖村民82户,改变了该村不通光纤宽带的历史。

网络连通以后,村民没事就上上网,还经常和外出的亲人视频通话,联络感情。

“电视清晰度比以前强多了,用流量进行视频聊天费用比以前低,和家人沟通更方便了。”王洪涛说。

目前,竹坝村牛羊卖出的价格提升了30%以上。

有了网络,紧接着实施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如今视频监控能够时刻看到村里的情况,也能看到家里的情况,村民的法治意识提升了,外出务工人员也能安心挣钱了。

村上、组上还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了村民干部群、党员群、贫困户群、户代表群,促进干群沟通、政策宣传、村务公开,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在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投资紧张的状况下,该区积极争取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以及各企业行业资金投入,已陆续完成214个行政村通宽带网络,1400个村组实现光纤到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

100Mbs。

“智慧乡村”搭建“服务台”从山高路远到足不出户

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沙河镇罗圈岩村二组,该安置点占地面积40亩,共搬迁40户12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28户92人,2017年3月底开工建设,8月底全面建成,9月搬迁入住。

在立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基础上,中国电信朝天分公司发挥行业优势,通过“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打造“智慧乡村”,培育了罗圈岩村综合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快捷便利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生活。

67岁村民杨洪顺现在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在记者面前,他展示着自己的手机桌面,视频、聊天APP应有尽有。“我孙子平时会教我玩,我有时间也跟他视频聊天。”

如今,该村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即可办理缴话费、水电费、电视费、保险费等业务。

同时,通过远程诊疗服务平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城里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村民何道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病,经常咳嗽、胸闷,严重时正常呼吸都困难。因大山里道路不通,他只能步行半天走到原蒲家乡,再乘车去朝天区看病。“一去就是一天,加上看病、回家,往往要两三天时间。”

自从有了“智慧乡村”,何道富在家就能享受朝天区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远程诊疗服务。

遇到大病或者疑难杂症,村民还可以连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甚至能在线找到北京医院的专家咨询病情。

电商为媒鼓起钱袋子建成178个益农信息社

信息通信扶贫使广大贫困户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获取生产技术知识、市场供求等各类信息,为偏远贫困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的同时,助力村民走上致富路。

中国电信朝天分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不断推进信息应用促进“互联网+产业”大发展。

2017年4月25日,朝天区在麻柳乡黄小村启动了“智慧乡村”试点项目建设,该村98户群众有幸成为全区首批“益农信息社”成员,该试点项目建设当时在全市行政村中尚属首家。

该项目以便民、惠民、利民、富民为目标,通过引入“益农信息社”便民服务点电商建设,开辟生产、缴费、购物、售物、取物等“一站式”服务通道,实现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便捷、实惠、优质、高效的生产及生活综合服务。

三年来,该区已建成益农信息社178个,实现214个村益农信息社全覆盖。

期间,该区搭建起农村电商智能化信息平台,邀请北京直接吃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村电商站点入驻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

通过对农户蔬菜、土鸡蛋等产品以市场价回收后统一进行加工出售,并采取帮扶单位订购、农超对接等方式进行直销,仅去年上半年就销售农特产品10万余吨,销售额达1.5亿元。

此举实现了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互动,为农户提供代购代销、便民生活等各种惠民服务,并通过电商平台将村里的鸡蛋、蕨根粉、花生、木耳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为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搭建了平台,畅通了产品、商品的网络购销渠道,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在朝天区这个秦巴山片区连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信息通信扶贫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大加快了朝天脱贫奔康的步伐。一根银丝,切实破解了“农村信息孤岛”难题,让农业在宽带上增效、农民在键盘上增收、农村在鼠标上繁荣。

(张泽其记者杨建坤)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防控突发传染病应授予地方政府更大权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短板,如何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成为疫情后期我国公共卫...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