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的前世今生

华西都市报 2020-05-21 02:59 大字

□南港

大石桥,原本没有桥。

传说,轩辕黄帝从故里出发,要到青城山修道,向宁封子求传“龙跻之术”。经过崇义时,一条大河横亘眼前,轩辕黄帝的侍从土神,也就是被人们称为大地母亲的夸父之先祖,立即搬来九块大石头,等距离置于河中,搭成石步子。皇帝轻松过河,从徐家渡直上青城山丈人峰。从此,河两岸便有了通路。后人为了感谢轩辕黄帝的部下土神,在周围建了双土地、红土地、麻观音和严家土地庙。但是,每当洪水来临之际,石头总是被淹没,总有那一两个月隔河相望,可望而不可及。

桥上五只石狮

三皇五帝到如今,也就是到了清康熙时期,正值湖广填四川,崇义广袤肥沃的旷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移民,轰轰烈烈的移民潮让这里一时间兴旺空前。可是,河流的阻隔让两岸的人很是头痛。当地有刘姓弟兄三人,热心为善,乐于助人,他们反复合计,打算把湖广架桥技术应用在此。

于是,弟兄三人在黄帝经过的地方反复踏勘,计划顺着九块大石头摆布的位置,南北两岸横跨架桥。消息迅速传开,乡亲们纷纷出钱出力。一时间,大河上下吼声震天,夜晚灯火通明,昼夜川流不息。民工们取来赵公山石材,打磨成长条石板,用龙池漂来的河木墩子,做成各型成材。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桥,终于建成了。

据海云村一组九十四的刘继贤老人回忆,祖上人记得当时此桥长30余米,宽5米有余,除岸边外有4个桥墩5个桥孔,每个桥墩的迎水面都雕刻有石狮。五只石狮,张着口,头上有一根独角,体形矫健,鬃毛毕真,气势威武,一看就是镇水神兽。承重过马车、鸡公车之类的桥面部分用长条石板,石板两端搭在桥礅上,桥面两边用厚木板铺成,上下齐腰的栏杆还设置有木制的长条板凳。桥顶建有楼阁似的桥炉子,桥房11间,高低错落遮阳避雨又好看。

不玉的故事

民间对此桥还有一个不玉的故事。据传,在大桥建成竣工之后,按当地的风俗习惯,要择良辰吉日举行开桥典礼,没有开桥,是不准通行的。而且开桥有规矩,即三种人可开桥:一是官吏,二是新娘,三是贤达人士。

大桥还未行开桥典礼,乡民们正在为新桥取命进行商讨。这时,就有一个坐鸡公车的漂亮女人,不分青红皂白,坐着鸡公车大摇大摆地上了桥。众人大声呼喊:“没有开桥,不准过”。在封建时代,一般的女人是决不准许通过未开过桥的新桥。因为人们担心,女人先过新桥会遭窳(窳,音同“玉”,不吉利之意)的!只见那女人举止优雅,神情自若,坐在车上,边走边说:“不玉,不玉”。

看护新桥的人还来不及阻拦,鸡公车便已推着那女人过了新桥。突然,有人惊呼:“快来看,鸡公车过了,桥上咋沒有碾起车槽,也没有车轮的印迹呢?”在场的人细细一看,还真是如此。有一个高个子冒了一句:“莫非是仙女下凡了?”众人惊讶。

事后,大家细想,“不玉不玉就是不窳不窳,岂不是大吉大利吗?”

从此,“不玉不玉”便成了仙女赠予新桥的吉利之语!

大桥两头的人们一合计,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上有轩辕黄帝,一个管着天,一个管着地,为了两岸吉星高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应了“不玉”,新桥就叫“大石桥”吧!

维修加固新建

大石桥建成后经过多次维修、加固和新建。大桥村一组的刘中林先生记得的就有四次。第一次是1933年10月10日,叠溪海子溃决,洪水裹挟着泥沙巨石、树木杂物,将两跨桥墩和桥面损毁;第二次是1963年夏天,奔涌而下的漂木将一档桥孔堵塞,损毁;第三次是“农业学大寨”期间的1970年,改平铺建桥方式为水泥双洞虹形平面重建大石桥;第四次是汶川地震使大桥岌岌可危,于是在拆除旧桥后原址重建了现在的双拱虹形大石桥。如今的大石桥宽10.1米,长43.1米,河床至桥面约9米。

其实,在水镇桥乡的崇义,与大石桥类似的还有土桥、飞桥、芭桥、罗桥、桂桥、游子桥、大寨桥、革命桥、人民桥、古城桥、三叶桥、古景贤桥和彭青大桥等,它们都有生命,都有自己的过往和记忆。千百年来,崇义的桥一直延续着这方水土的灵性,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迁和发展。

新闻推荐

川汶公路汶川段加快施工建设

5月15日,在施工中的汶川PPP项目川汶路施工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加快施工。据了解,川汶公路属于汶川县城市棚户区综合改造及...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