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出产业新气象 拓宽增收致富路——汶川县周达村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康建禹 颜威 记者 杨骁
初夏时节,记者沿着蜿蜒的道路一路前行,目之所及,成片的樱桃树和李子树枝繁叶茂,处处生机盎然。
在灞州镇周达村的盛园脆李子基地里,致富带头人周志文带领村民忙着在树下套种中药材——羌活。近年来,周达村通过林下套种中药材,将闲置资源变为有效资产,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保障群众稳定增收。
周达村地处高半山,全村197户726人,其中若布、竹石达、小寺三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几年前,周达村盛园脆李子合作社负责人周志文看着村里土地闲置,便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上流转闲置土地20亩,购买了900多株红脆李树苗试种。去年,红脆李开始陆续挂果,由于海拔高、成熟晚,避开了红脆李上市的高峰期,虽然挂果不多但卖了个好价钱。
尽管去年红脆李卖了好价钱,但部分村民仍然担心,水果种植单一,还是会有不小的市场风险。“一旦李子市场行情低迷,村民们将受到很大的损失。”周志文说,为了解决单一作物种植收入低的传统种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全村土地增值、农户增收,连日来,合作社便组织村民在李子树下套种羌活。
“种植羌活,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更改变了老百姓的观念。”周志文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许多村民都把闲置的土地打理出来种植中药材,羌活种植已成为周达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在周志文的带动下,周达村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改变了传统种植观念,发展多元经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我家经济比较困难,来这儿不仅可以挣钱,还能学技术,学到技术就能在家里的樱桃树、李子树下种植羌活,以此增加收入。”村民苟世香说。据了解,目前该村共栽种甜樱桃800余亩,青红脆李1400余亩,羌活等中药材近200亩。
今年,周志文购买的50000余株羌活种苗将栽种30亩地,预计每亩将实现3到5万元的收益。在羌活栽种现场,周志文还请来了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村民羌活种植技术。
据悉,周达村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林下种植羌活,并免费为村民提供优质羌活种苗、技术咨询和实地培训,实行田间统一管理、药材统一回收和统一销售等服务,进一步保障种植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早上很多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