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好人多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0-01-07 11:19 大字

长期悉心照料双目失明的老伴,他说,这是一个丈夫的责任;患重病后写下“生死契约”,他说,工作是我的生命;自己困难不忘资助地震灾区孩子,她说,他们更需要帮助……在合肥市方庙街道汪塘社区,像这样的好人事迹很多很多,好人风尚蔚然成风。

在我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是帮郑德忠老人上户口时在他家里拍摄的,照片上郑老正在照顾老伴喝水。郑德忠今年72岁,他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却长期悉心照料双目失明的老伴,感动了亲邻朋友,获评2018年度瑶海好人。“我也经常会感觉到累,但每次只要回家看到她,我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既然我选择了她,我就要担负起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责任。 ”相濡以沫四十载,不离不弃都是爱,郑老的一席话让人更加敬仰他的坚强和可爱。

“我叫王开满,警号006309,我自愿上班,工作是我的生命,倘若在工作中倒下,我会含笑而去,不给领导带来任何麻烦。 ”2011年,由于过度劳累,方庙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开满病倒了,在省立医院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彻底崩溃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化疗结束仅仅三个月,王开满在所长办公室就写下了上面这段承诺,请求上班。在他的执意要求下,领导同意了。王警官现任银领时代、蓝天公寓及瑶海万达的社区民警,这些地方大多是廉租房,低保户较多。在工作中,王警官了解到有几户低保居民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心中很是同情,多次从超市买米、买油送到他们家中略表心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汪塘社区,还有一个胡贤翠阿姨,55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一天也没有轻松过。她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从6年前母亲患病的那天起至今,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照顾母亲的起居饮食,夜里还要扶她起夜,2190个日日夜夜她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虽然自家也比较困难,她却总是热心助人。还记得汶川地震那年,孩子的学校让自愿捐款,她主动把自己刚发的工资全部给了孩子,让孩子带去学校捐给灾区同胞。 “虽然这点钱没有多少,但是对我们家来说却是极其珍贵的,我选择把它捐出去,是因为灾区的群众更需要帮助。 ”胡贤翠阿姨说。

好人就是一面旗帜,好人就是一个标杆。在汪塘社区,还有个“好人工作室”,以辖区十几位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引领,吸纳带动一批志愿者,大家一起“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让更多人参与到爱心活动中,合力服务街坊百姓。现在,一个个好人好事正在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人们的心中,在街道社区居民中形成学习、崇尚、争当文明使者的良好风尚。刘文君

新闻推荐

索桥村里邂逅非遗之美

索桥村新貌。这里的红脆李远近闻名。村民认真学习羌绣。村里新建的祭祀广场。索桥村一景。□华小峰文/图汶川县雁门...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