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阿坝州被称为“民族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藏羌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82名、州级371名。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羌族人民,在其历史背景下,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碉楼,因而这里享有“千碉之国”的美誉。碉楼,羌语称“邛笼”,《后汉书·西南夷传》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过去,羌族碉楼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瞭望、防御、传递信息之用,也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之意;现在主要用作居住和仓储。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是阿坝州1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羌族碉楼主要分布在羌族聚居区,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角、十二角等不同形体,有片石、粘土、石粘混合等不同建造方式,高者达十余丈。各碉底层全部封闭,而在二层开小门一道,自二层起四周开无数内大外小的长方形小窗,以作通风、瞭望和射击之用。各层间用随时可抽取的独木梯上下。建筑体呈上窄下宽的规则几何图案,可有效分解建筑体内外之力,羌碉分为石砌和粘土两种。石砌羌碉:砌墙讲究用料,石块平整面朝上、朝外,左右石料相互楔合,缝隙间用小石块楔紧再用粘土粘合,楔平后再开始放置第二块石料。棱角石选料更为考究,这样才能使建筑体棱角分明、结构紧凑、墙体平整,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粘土羌碉:要求土质考究,湿度适中,必要时在粘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麦(青稞)碎段秸秆或牛羊毛,亦或盐等添加剂,以提高其粘合强度,增强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现存的碉楼以石碉为主。建造前,需由“释比”选址、作法,并依地形进行设计。施工前,工匠将片石用铁锤稍作加工,然后根据碉楼的形状与大小,先在建造地点凿出相应的基坑,直至挖到硬岩为止,再用铲板将拌和好的黄泥涂在打制好的片石上,层层垒砌压紧,使泥石胶合。石墙自下而上收方而逐渐减薄,墙的内侧仍然与地面垂直,外侧稍倾斜,重心向内,形成向心力,使碉楼牢固而稳定。每一层均架设直径约20厘米的木横梁,上铺木板,层层相同。黄泥碉为夯筑,仅在汶川县布瓦羌寨有3座(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造方法与石碉相?同。
羌族碉楼的建造工具十分简单,主要为铁锤、铲板。无论是石料还是黄泥建造的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工匠的经验目测心会,这充分显现出羌人高超的建造技术。
历经几百上千年且不含一丝一毫钢筋混凝土的羌族碉楼,经历了1933年叠溪7.4级大地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多数却牢固坚实,证明了其建造的科学性。(周亮整理)
新闻推荐
凡人善举 用爱温暖心灵 “最美的他们,最美的志愿者”系列报道①
李妈妈爱心协会关爱乡村学校孩子。协会部分成员一起学习。协会关爱活动中,为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协会成员关爱贫困孩子。协...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