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

绵阳日报 2019-11-20 06:52 大字

本报讯(李伟记者郭若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之以恒“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增光添彩。

石墙泥瓦、木窗柴门,还有古色古香的小院、创意无限的文明标语……走进游仙区街子镇岳家村,犹如走进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走在村子里,不仅步步是风景,更处处有‘文明’。”每当向外介绍自己村子时,村民们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5·12”汶川特大地震,岳家村受灾严重,有138户房屋倒塌或成为严重危房。灾后重建中,全村建成川西风格新式农房148户,300余户农房完成改造。住所的改变只是岳家村“蝶变”的第一步,让人居环境改善持续深化,才是关键一招。岳家村通过建立三种机制,实施五大行动,强化五项保障的“三五五”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让新村建设与留住乡愁有机结合,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

游仙区街子镇岳家村的变化只是绵阳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文明细胞建设着手,提升村民文明素质,让乡风文明美起来的一个切面。绵阳市通过各县(市、区)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镇乡、村建立领导小组,形成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绵阳市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决心: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文明村镇35个、市级文明村镇308个、县级文明村镇1200余个,文明村镇占比48%。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近年来,绵阳市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

“村规民约是个宝,共同拟定来遵守……”在北川永安镇永明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交织至远方,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花果绿树间,房屋外墙上一幅幅以传统礼仪为主题的壁画,以及墙上的村规更是分外醒目。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近年来,绵阳市推动各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

在宣传教育上,力求多层次、广覆盖。绵阳市大力推进乡村一栏、一堂、一墙、一榜、一牌、一制度、一喇叭、一队伍、一评议“九个一”建设。目前,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专栏在村镇设置全覆盖,充分运用文化墙图文并茂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尚。

同时,大力建设乡镇道德讲堂,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发现身边道德美。

在引导实践上,力求贴近生活、融入社会。绵阳市狠抓活动载体,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亮点,市文明委印发了《关于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开展结对共建农村、社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通知》,全市452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分别结对共建了一个村、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全市参与结对共建文明单位累计为结对的村、乡村学校少年宫争取或扶持项目1700余个,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

在成效成果上,力求树家风、扬民风。家庭是社会肌体茁壮成长的细胞,绵阳市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家庭创建,在细微之处凸显家国情怀,先后涌现出崔荫森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肖荣隆、夏桂琼、王晓红、罗燕4个家庭被评为省级文明家庭,通过示范带动,弘扬绵州好家风。

新闻推荐

康辉出版自传《平均分》 论天分我是那平凡中不能再平凡的一个 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近期在《主持人大赛》中机智、专业又暖心的点评备受观众瞩目,前段时间他因在《新闻联播

谈出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平均分说到书名“平均分”的含义,康辉解释道:“论起天分,我便是那平凡中不能再平凡的一个。在...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