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思今 承续绵州文脉

绵阳日报 2019-10-21 10:24 大字

市图书馆5楼是地方文献特藏室,这里保存着大量关于绵阳本土的历史文化书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市图书馆就开始重视地方文献工作,有意识地收集绵阳的地方文献。30多年来,市图书馆已收藏地方文献有4083种、共6455册。知古而思今,以史而明礼。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看到绵阳的过去与现在,还可以深入地了解绵州厚重人文底蕴,更爱这座涪江之畔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加强文献收集建设绵州特色馆藏

记者在地方文献特藏室看到,几十组地方文献专架上,各种书刊按类目排列有序、标示明晰地摆放在书架上,方便读者查找。这些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涵盖了绵阳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民风、地理地貌、特产资源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

其中最具特色的有:1985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修志期间所形成的《绵阳市地方志丛书》系列(包括市、县区志及部门、单位、企业、学校志等);绵阳本土作家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农业科学等);“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献”(包括受灾情况、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方面的纸质图书、光碟、实物、图片、影像记录、会议材料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是广大读者了解绵阳、研究绵阳的珍贵文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读者可以看到绵阳的过去和现在,会更加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魅力。”市图书馆情报部副主任胡江自豪地说。

馆藏量增加市民图书馆意识增强

为不断丰富馆藏文献,市图书馆每年都会通过接受捐赠、呈缴、采购、交换等方式增加地方文献的馆藏数量。馆内大量的地方文献几乎都源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记者采访当天,巧遇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贾宗强来图书馆捐赠他的摄影画册《灾难记忆》。早在几年前他便捐赠了他的两套风光摄影作品集,深受读者的喜欢。贾宗强告诉记者:“一是图书馆可以将书很好地保存,二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摄影集,了解我们绵阳本土的一些东西。”

此外,市图书馆还会对一些重要的地方书籍进行修复和再造。孙桐生后人捐赠的《孙桐生手稿》《孙桐生生平记事》《孙桐生书信集》等书籍,因为当时保存条件的限制,这批文献出现了蛀洞、断裂、糟朽、离层、污渍、霉迹等破损情况。市图书馆按照国家古籍保护的标准要求,请省内外相关机构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和再造。

现在,越来越多的绵阳人和单位将自己出版的书籍捐赠给市图书馆。仅今年国庆前10天,图书馆就收到了涪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的《走进新时代》系列丛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的《文学自觉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等单位编著出版的文献捐赠。同时还收到了许多个人捐赠的作品,如左代富的《涪水行吟》《萧萧集》《此处宜人》《羌山天难》;袁晓英的《岁月的述说》;秦晖的《秦晖速写集》《秦晖花鸟画作品集》;陈奎的《沙土地》等等。

“越来越多的绵阳人踊跃进图书馆看书,说明他们对图书馆的认可,图书馆意识已逐渐凝固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绵阳人文荟萃,文化根基深厚。”胡江说。

文献数字化方便读者借阅

地方文献进入图书馆后,工作人员会将其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盖章、贴书标、粘贴防盗等工作后,放在特藏室里,供读者借阅、查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文化素养的需要特别是对阅读的需要更加强烈,到图书馆去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满足读者需要,去年“4·23世界读书日”,市图书馆在一楼阅览室专门设立了地方文献专架,读者可以方便借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图书馆书籍采购数量在逐步加大,文献的品种和形式多种多样,除传统的纸质书刊外,还有各种数字资源的入藏。特别是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平台,市图书馆每年都会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优秀的地方书籍,如绵阳文史资料、作家作品、部分地方志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全文扫描变成图书馆的特色数字资源,读者只要登录市图书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便可以查阅、下载相关的文献资料。胡江认为,“跨时空”多媒体的阅读方式,更加便利读者,也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此外,市图书馆、安州区图书馆、北川县图书馆、平武县图书馆率先进行了文献资源整合,共同建立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读者可以在网上自由查阅这4家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并实现了“通借通还”。

地方文献书籍

地方文献书架

绵阳作者捐赠作品

新闻推荐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传媒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媒体竞争中,它将成为传媒追求的终极目标。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媒...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