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③)

淄博日报 2019-08-16 06:27 大字

(上接第一版③)接下来的这些年,顺意公益活动持续不断,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顺意志愿者组织募捐活动,还“三进四川”,一次救援、两次慰问演出,同时邀请北川娃来淄博过元宵节。为了让“顺意”这块金字招牌持续光彩,本报还以顺意命名了一系列固定活动:“慈善·顺意”救助基金、“顺意在行动”系列活动、“顺意应急献血”服务队、“顺意,爱在新年”系列活动等等。顺意也因事迹突出获得了淄博市道德模范、感动淄博人物、全省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沉淀20年

“顺意”大爱从未离开仍将继续

1999年到2019,正好是顺意出现2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节点,署名“顺意”的爱心人士再次为贫困大学生捐款9900元,寓意深远。

此次“顺意”要救助的贫困大学生名叫董雪庆。8月3日,淄博晚报以《董雪庆:努力拼搏不向命运低头》为题报道他的故事。毕业于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的董雪庆出生在高青县张太浮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几亩田地,父亲因为摔伤导致高位截瘫,高一时,父亲去世。一家的生活重担落在母亲肩上,他几次向母亲提出辍学打工的提议,却都被母亲挡了回去。家境的窘困、母亲的辛劳,让董雪庆默默地在心里许下誓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了母亲看到自己成绩单时露出的笑容而奋斗。”天道酬勤,董雪庆最终以理科587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

和2007年捐助贫困大学生张纵纵一样,董雪庆也是共青团淄博市委、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淄博晚报社联合启动2019“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以来报道的第一个贫困大学生。

拿到汇款单,记者的内心激动不已:今天的“顺意”和20年前第一张汇款单上的“顺意”是不是同一个人?9900元是不是“顺意”想表达特别的意义……而沉下心来后,记者发现纠结于这些似乎已经没有了意义,关键是,20年来,顺意一直都在,顺意从未离开。

新闻推荐

济宁市疾控中心参赛选手获全省疾控系统微党课大赛一等奖

7月23日,全省疾控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微党课大赛决赛在省疾控中心举办,来自全省各级疾控中心党支部的17名选...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