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发展之路 谋普惠民生福祉 汶川县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阿坝日报 2019-08-15 08:23 大字

今年7月,汶川作为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这是汶川县近五年来第四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近年来,汶川县按照“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抢抓建设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汶川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等重大机遇,聚焦“净土阿坝·康养汶川”定位,全面做好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惠民利民三篇文章,力争把汶川建设成为远瞻历史、近赏山水的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

县域经济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汶川县坚持“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总体思路,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全方位融入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之路,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①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绿色家园

2014年3月8日,30名乐山志愿者来到汶川县绵虒镇三官庙村,参加“我为汶川种棵树”活动,他们与汶川人民一起在荒坡上种下了一棵棵饱含爱心的树苗,此前在荒坡上种植的松树已蔚然成林,种在河滩的樱桃树已开花。在汶川县,开展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绿色成为汶川主基色的同时,守护绿色已成为汶川人民的“生态共识”。

汶川县加快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截至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9%,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7年6月30日,汶川县在紫坪铺库区查处非法采砂行为,挡获非法采砂船只18艘、河砂500立方米、采砂设备若干,案值约1000万元,扣留非法采砂人员20名。汶川县积极与都江堰市对接,强化对夜间跨区域非法采砂行为的联合打击,彻底拔除了紫坪铺库区非法采砂根源,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安全。

汶川县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抓好环境保护问题整改,突出保护区、工业园区、养殖区、生活区等重点环保区域,狠抓砂石乱采、污水乱排、农房乱建“三大问题”整治,依法关闭和拆除非法砖厂7家、砂场40家,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自推行‘河长制’以来,每天都有人清理河道垃圾,下雨天更是进行24小时监测。”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代书带领巡查小组进行日常河道巡查。按照“河长制”要求,汶川县扎实做好河道管理与保护,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和监督河湖的良好氛。深入推进岷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快88公里绿道规划等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行“一河一策”“逐条逐段”保护方案,岷江流域出境段面水质达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从河谷到高山,从农村到城镇,一幅幅秀美壮阔的绿色画卷在汶川大地徐徐铺展开来。绿色,不仅装点着汶川人的新梦想,也装点着生态发展的新篇章,在绿色打底的画卷上,汶川一笔一画勾勒着生态家园的美好未来。

② 走培育绿色产业转型之路夯实富民增收基础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们种植了青脆李,如今更是发展起了林下种植,离致富奔康的梦想更近了。”克枯乡大寺村村民张号杰的果园里李子挂满枝头。目前,他家种了15亩水果,每年收入约10万元,张号杰家通过种植水果增收只是汶川县发展林业产业的一个缩影。截至2018年,汶川县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5.28万亩。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汶川的生态和产业遭受重创,该县县委、县政府深知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全县上下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实现了震前高载能到震后绿色生态的转型发展。

在汶川县水磨镇,极具川西民居风格和藏羌风貌的建筑坐落在青山绿水中,身穿羌、藏、汉族服装的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畅聊如今的幸福生活。“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工业重镇水磨镇转型为生态旅游小镇,被游客誉为“水磨江南”。放眼望去,街上人头攒动,马路上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来回穿梭。

“以前工业污染严重,出门灰头土脸,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来我们这儿观光、旅游,体验民俗风情。”谈及家乡的变化,水磨镇衔凤岩村村民钟明海如是说。

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汶川县结合气候特征对全县农业产业进行差异化布局。县域南部基本形成笋用竹、中药材、茶叶等“六个一万亩”产业格局,县域北部建成6.8万亩以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汶川三宝”为主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设立专销市场28个,培育农产品电商180余家,电子商务覆盖70%以上的村(社区)。2018年,该县水果总产量达5万余吨,实现收益5亿多元。

在汶川县神州锆业科技有限公司切割车间,工人们正在专注地切割宝石,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生产的锆石是通过氧化锆粉经熔化再缓慢结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只需氧化锆和冷却水,都是循环使用,不产生任何工业污染。”

近年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产能等多项措施,汶川县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把电石、冶炼等传统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硅等新型工业转型,引导高耗能生产企业向高载能、高附加值产业链衍生。不断优化调整水磨、漩口和桃关工业园区布局,关闭搬迁高污染、高耗能企业14家。同时,围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发展定位,支持地方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2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亿元,重新构建了清洁、环保、高效的工业体系,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汶川再次挑起了全州工业发展大梁。

汶川县促进康养旅游大培育,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依托国家4A、5A级景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品牌,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办全省首个创新型康养书院,培育了龙溪达拉布、绵虒寒水驿、水磨拾营云地等一批康养民宿,民宿酒店床位达3万余张。仅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5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5亿元。

巍峨的山、清澈的水,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三江在特色生态康养旅游中“脱颖而出”;在健康长寿的丹青水磨,仁吉喜目谷中漫山遍野的花卉四季更替让人流连忘返;在漩口赵公福地,地道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夏无酷暑,冬有暖阳,四季光热充沛、花果飘香,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汶川观光旅游。

③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体现生态服务价值

“现在,我们住在绿水青山中,村子美、空气好,每年还能领取生态效益补偿金。”漩口镇核桃坪村村民周娟说。无论是生态资源保护,还是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助推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最终落脚点都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每年5月,汶川县都会举办以甜樱桃采摘节为代表的特色水果采摘活动。甜樱桃、香杏子、脆李子“汶川三宝”,以及猕猴桃、大寺蓝莓、芤山大枣、映秀“大土司”黑茶等特色农特产品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采摘节期间,都江堰游客曾援和20多个朋友来到威州镇七盘沟村五组赵伦国家的快乐山寨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做客”,这已是他们连续4年到这里采摘甜樱桃,她说,除了甜樱桃好吃,快乐山寨推出的农家特色菜也特别诱人,她希望以后能经常到这里住住,感受这里原生态的空气、环境,体验“归田园居”的乐趣。

在加快全域康养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汶川县推出以生态康养游、藏羌文化体验游为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系统推进映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经济,巩固提升水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主动健康”小镇建设成果,加快大熊猫栖息地竹旅游区建设,形成60里特色竹景观带。举办汶川国际马拉松、大熊猫节、大禹文化节等体育赛事和民俗节庆活动,持续繁荣康养旅游新业态。

优质的人居环境是汶川生态服务价值的集中体现,汶川县全面实施城乡“四化”工程,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彰显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全面启动“全域无垃圾攻坚行动”,彻底解决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村组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让汶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村社、绿色机关、绿色学校创建,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守护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链接】

汶川百姓的幸福指数 ——熊猫指数

汶川县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是汶川县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示范县建设,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是“大健康”引领“大发展”的科学探索。汶川县全力推动“灾难汶川”向“健康汶川”“幸福汶川”转变,围绕“发展健康经济、营造健康环境、培育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五大体系,汶川县发布“熊猫指数”,直观体现了汶川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2018年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开幕式上,汶川县正式发布了居民健康指数与幸福指数——熊猫指数。目前,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得分91.76分,健康状况优良,绝大部分指标得分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汶川县居民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89.87分,其中居民个体幸福感平均得分87.42分、居民社会幸福感平均得分92.32分。·卢国彤·

新闻推荐

邱体谋:退伍不褪色平凡岗位续写英雄事迹

邱体谋制服在变,不变的是英勇和无畏;岗位在变,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忠诚与坚守……1987年入伍,20...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