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饱肚子到鼓起钱袋子 一名返乡创业者眼中的乡村“蝶变”
如今的高槐村,人居环境优美。
一个夏日的午后,旌阳区东湖乡高槐村返乡创业者关勇一边坐在自家的咖啡屋后院里悠闲地品茶,一边谋划着下一步如何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延伸休闲观光产业链。
文/图本报记者叶斌
实习生何可欣
谈过去——大多数村民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八零后”的关勇是土生土长的高槐村人,谈及为什么放弃在城市打拼10多年的美发事业,他说看中的是家乡的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关勇回忆,自他记事起,就听长辈们说,在改革开放前,高槐村百姓的生活条件很差,大家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家户户住的都是茅草房,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我父辈们辛苦地耕种着一亩三分地,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生活很清贫。”关勇记得,小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只有三亩田地,一亩半用于种水稻,一亩半用于种红薯玉米和一些辣椒、豇豆等瓜果蔬菜。
田里的庄稼一年的收成只够吃,而瓜果蔬菜和家禽则背到城里去卖,再买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那时候交通很差,农村通往城里只有一条田埂宽的泥巴路,单边骑车到德阳城区要1个小时左右。瓜果蔬菜运出去,大多数是人力挑或背,家庭条件好点的就用自行车运。我记得一次和父亲背了一百斤冬瓜到城里卖,凌晨两点就出发,然后卖给批发商共7元钱。”
让关勇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随着改革开放,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高槐村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2000年前后,国家给村里修建了通往城里和每个队的水泥路,大家卖农副产品就方便多了,腰包也开始鼓了起来。这个时候,不但能吃饱,还能经常吃上肉。一些青壮年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后回村里修建砖瓦房,村民的居住条件开始好起来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以来,高槐村的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巨变。关勇说,政府为村里规划了统一的居住点,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有前院后院,房前屋后种了各种果树。村里还修建了6米宽的乡村公路,道路两边种植了行道树和绿化植被。家家户户开始以摩托车、小轿车取代步行和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可以进城,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能吃上肉”不再是人们的饮食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吃得好,吃得有营养。
话未来——壮大近郊休闲观光产业链
“农村的面貌虽然开始慢慢变好,但不少年轻人依然认为在农村没有出路。”1999年,关勇和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一样,走出农村进城赚钱。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喻鹏迪(南充)亲爱的弟弟:今天是5月12日,母亲节,也是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日。早晨我和妈妈打了一通电话,电话另一头的...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