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标”爱心助邻社的故事(下) 做棵志愿“常青松” 文明清风驰不息

皖江晚报 2019-07-09 10:00 大字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7年来,“红袖标”爱心助邻社这支队伍依然“不老”。

遇到残疾人外出无盲道,志愿者会送一程;看到社区老人行路难,志愿者会助一臂;遇到小学生单独过马路,志愿者会护一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袖标”的身影。正是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跨越了年龄,担当起志愿服务的生力军。他们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松”,将文明之清风徐徐吹到城市每个角落。

扶老助弱:志愿服务沁人心

志愿者不只有青年人,老年人同样拥有火红澎湃的热情、苍松常青的意志和纯白无瑕的心灵。

矿院社区“红袖标”爱心助邻社的爱心传递卡,属于他们承接省民政厅“福满江淮、老有所依”服务项目。小小一张粉色卡片,正面印着二维码、联系电话,反面印着精神慰藉、紧急救助、医疗保健、日常维修等16项助老志愿服务内容。

“红袖标”爱心助邻社党总支书记周圣清去哪都带着一打爱心传递卡,方便发放。

爱心传递卡仿佛有了翅膀,从社区、街道飞向三县三区,甚至其他城市。数年来,一次次电话响起,一次次上门服务,“红袖标”志愿者的足迹踏遍了马鞍山,成为老年居民的“护身符”。

原先居住在矿院社区的周美兮老人,肢体残疾不能出行,一次偶然拨打了电话,让她和“红袖标”结下了缘分。周圣清和老伴定时上门帮她料理家务、嘘寒问暖,得知周美兮爱唱红歌,周圣清和老伴带着乐器为她伴奏,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周美兮被子女接到雨山区映翠花园居住,志愿者上门仍不间断,她对周圣清感激不尽,偶尔也会摇着轮椅回来看看她最亲的“老姐妹”。

至今,周圣清已经发出近2000张爱心传递卡,已有207名求助老人得到帮扶。社区200余位行动困难的老人,她心里一本账,家庭情况、住址、病史张口就来,她安排“红袖标”志愿者对每位老人登记造册,组织开展“一对一”帮扶。

有位叫计大兰的老信访户,家境贫寒,周圣清组织志愿者倾心照顾,为她定制免费爱心餐,帮她修缮房屋、疏浚马桶,逢年过节都送去慰问品,包括她亲手编织的毛线背心、缝制的短裤。在“红袖标”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计大兰感动了,她也戴上“红袖标”,加入助人的行列中,年年都被评为十佳志愿服务队员。

为了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打造传递正能量的品牌,2015年,周圣清牵头筹建“红袖标示志愿服务基地”,确立了红心向党、最美夕阳等功能活动区,并将原来的志愿服务“五大员”、升级为“五站”,即宣传教育站、信息联络站、纠纷调解站、治安巡逻站、爱心服务站。为落实基地建设,支部配合社区党总支多方奔走,努力搭建集展示、交流、培训、活动于一体的志愿服务新平台。

百姓心声:谁不夸咱“红袖标”好

马鞍山市,提起“红袖标”和周圣清,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在矿院社区,居民会告诉你,“我们社区的‘红袖标\’顶呱呱,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在做好事,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还会有买菜回来的大妈指指自己的胳膊,“我就是‘红袖标\’呀,下周就轮到我服务啦。”

有困难、有难处,找“红袖标”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提起“红袖标”,大家夸赞不断。

每天上午来“红袖标”爱心助邻社取爱心餐的唐金龙说,“红袖标”是最红的一面旗,最暖的一群人。

三年前在马鞍山公益善食馆众筹股东时,周圣清代表“红袖标”爱心助邻社捐献出1万元爱心股份,承诺永不盈利、永不分红。公益善食馆和矿院社区联合启动爱心餐项目。每天为10户家庭提供四菜一汤加水果的爱心餐。唐金龙的妻子闫贵英腿脚有残疾,家庭条件困难,也被列入帮扶对象之一。

捧着热腾腾的饭菜,听着一句句叮咛,这位退伍老兵深深动容。“虽然我妻子走路困难,但她一直有一个深埋的心愿,就是想加入你们。”二话没说,周圣清托他带回一件“红袖标”马甲。闫贵英像孩子一样高兴,穿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我也加入‘红袖标\’了!”“妻子现在偶尔出门,逢人就要宣传志愿服务、宣传红袖标,她也一直督促着我为社区服务,大小活动能去的我都去。”唐金龙笑着说。

在慈善公益活动中,“红袖标”如磁铁般散发磁场。“红袖标”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为汶川地震捐款赈灾,88岁的“红袖标”队员吴克兰家境并不富裕,她不顾大家的劝说,毅然把一张百元大钞投入捐款箱,“感谢党让我吃不完、穿不完,每月有存款,现在党和人民需要我,怎么能不尽最大努力呢!”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大家既敬佩又感动,捐款的数目也悄然上涨。

在街坊邻里间,“红袖标”从里到外散发着自信和快乐。“咱年老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是,白发和红妆……”每周二、周五,“红袖标”爱心助邻社的院落里就飘来悠扬的演奏声和整齐高亢的合唱声。夏成熙、李秀和两位老人是“红袖标”志愿者,她们在老年大学学习了二胡后,每周认真排练,每年进福利院、广场、小区、学校义务演出20多场。现在俩人搬离了矿院社区,但每周都会坐公交车来排练,“‘红袖标\’的爱心演出我们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

凝聚力量:齐心打造“志愿城”

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有温度。

一座城市,也因为有爱,才变得令人向往。

“志”和“愿”两个字都有一颗心,当心和心靠近,爱和爱交织,迸发出的是城市中最温暖的力量。

透过“红袖标”爱心助邻社这支常青的志愿者队伍,可以窥见马鞍山这座城市深植的文明基因。作为中部地区首个、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三批“志愿之城”创建试点城市,多年来,马鞍山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牢牢抓住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志愿服务基本内涵,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红袖标”爱心助邻社、公益善食馆、叶连平、周圣清等100多个志愿服务典型荣获国家级、省级称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如今在马鞍山,34万名注册志愿者、1365支志愿者队伍因爱相聚、把爱传递,他们遍布在社会各个阶层,横跨老、中、青三代、志愿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马鞍山以“资源整合、内容融合、队伍结合、机制和合”为实践路径,在全市范围内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

打造高效畅通的志愿者网络。形成“5541”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夯实“五级阵地”,市级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县区成立分会,大企业大单位组建服务总队,街道乡镇建立服务中心,社区和村设立服务站;建立五项机制,志愿服务登记注册、招募、培训、回馈和供需对接机制;壮大四类主体,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市志愿服务中心和广场为平台,履行全市志愿服务风采展示、培训孵化、文化交流、信息共享等多项职能。

“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覆盖在哪。”市文明委负责人说,市、区安排志愿服务组织、社区、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供需交流会,建立由社区(村)提供场所、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党政机关党建引领、企业提供项目资助的“1+3”志愿服务新模式。整合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成立理论宣讲、教育、文化、法制、科技、健康教育等多支志愿服务指导队,为各级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

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近年来,马鞍山市举办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比,一批可敬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凡人善举,像一面面旗帜迎风招展。人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令这座文明城市形象更丰盈、底蕴更深厚。

记者 季晨辰 通讯员 朱琳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