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献血

成都晚报 2019-03-26 00:00 大字

◎易加钧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走出却是不易。

2月14日,西方的浪漫情人节;农历正月初十,中国的传统春节。一大早,朋友电话相约“去拍摄献血活动图片”。想想,特殊的节日去拍摄一些特殊的人文图片,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到达献血点,帐篷已经支起,献血车安静地停在一角。与医务人员做好沟通,我们穿上鞋套满怀期待地走上了献血大巴车。车厢整洁,环境明亮,沙发洁白,仿佛走进了一间小型的客厅。

与热情的医生闲聊几句,两位中年大哥就走上了车厢。他们都已年过五十,中等的身材,寸长的头发,面带笑意,不用医生指导,只见他们熟练地穿上鞋套,喝下一杯白糖温水,来到献血桌旁,脱下外套,撸起袖子,就等医生安排。医生备针具,清皮肤,扎针管,一分钟后就见殷红的血液流出身体,在针管中蠕动着流进血袋,放血袋的托盘一上一下颠簸着。面对他们饱满的精神、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我不禁暗暗佩服。

闲谈间了解到,他们近六七年来每年献血,且身体健康,毫无不适。听着他们平常又轻松的话语,我不觉也有了献血的冲动。虽然以前听过献血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减轻动脉硬化的隐患”,甚至献血可“延缓衰老,增长寿命”,也见过献血的激励广告,如“一人献血,全家报销”,“无偿献血人帮人,关爱无限心暖心”,“爱我中华,捐我热血”等,但这都不如亲临其境的感受,来得这么真实。

走下车厢,走进登记的帐篷,面对我献血的决定,医生们一点不惊诧我内心的转变。抽指血,做登记,当我带着表格再次走进车厢,抽完血正在休息的大哥不觉为我竖起了拇指。我心砰砰跳着,一杯温糖水下渐渐平静了许多。擦洗皮肤,扎针,蚂蚁咬似的痛一下,鲜红的血液流出我的身体,缓缓流进血袋,我的内心归于平静,所有先前的恐惧早已烟消,内心的自豪不由而生。

休息期间,一位漂亮的女孩走进了车厢。她一袭洁白的羽绒服,高高的个子,水汪汪的眼睛,姣好的面容,让我摄影的朋友都有点相信她走错了地方。原来女孩去年见证了亲人病危时输血的场景,因此她感谢血液的宝贵。每个人都有献血背后的故事,但我感动陆陆续续到来的献血者,他们是恩爱的夫妻,是结伴的朋友,是家庭的姊妹,是相爱的情侣,是专程从汶川草坡乡而来的四位同村好友……

走出献血点,天空明亮了几分。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但南来北往今日的汇聚却是人性的光芒,发出光散出热,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人性中美的一面。

回到家,几天后,收到成都市血液中心短信:血液检验合格。心中不觉几分窃喜。

新闻推荐

汶川县委组织部坚持“三学”补精神之“钙”

本报讯(杨超)自开展“学习强国”学习活动以来,汶川县委组织部通过“三学”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思想之魂,立道德之...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