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有他 贫困群众心中有底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0-31 05:14 大字

陈劲斌(中)在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卢国彤特约通讯员 史付莉 文/图

今年6月21日,汶川县迎来了贫困县“摘帽”国家第三方评估考核,全县正式进入迎检冲刺阶段。汶川县副县长、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陈劲斌与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一道,白天下乡查找问题,晚上加班汇总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汶川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州的一致认可,在全省10个迎检县中群众认可度排名第四。

然而,考核成绩刚出来,陈劲斌却病倒了。7月30日,忙碌了一上午的他回到办公室后突然晕倒,救护车将他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诊断为脑干出血。如今,他还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一部活的“数据库”

汶川县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地震重灾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四川省88个贫困县之一。

老百姓持续增收难、因病因残致贫、贫困代际传递、基础设施薄弱、震后次生灾害多发、社会矛盾累积,成了摆在汶川县脱贫道路上的“六块硬骨头”。从担任汶川县副县长、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的那一天起,陈劲斌就立下了“军令状”,誓言一定要啃下“六块硬骨头”。

陈劲斌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117个行政村、37个贫困村,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200多场次。每个贫困村的突破途径,每户贫困户的需求,全县大局如何破冰分类推进,每个乡、每一村、每一户基本情况,都装在他的脑海里;每一个拟实施的项目、资金、进度、效益、存在的问题,他都能一口清。大家都把他称为一部活的 “数据库”。

脱贫办是第二个家

白天下乡开展“户户入、入户户”工作,晚上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加班晚就在脱贫办的临时休息室睡觉。陈劲斌的妻子和孩子说,脱贫办是他的第二个家。“再不回家,我们就不认识你了。”他的家人这样说。

长期高强度工作和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陈劲斌患上了高血压,家人都担心他长期熬夜会加重病情,但他说:“我的同事们都在一线奋战,我作为一名领导,更不能退缩。”贫困群众说:“如果陈县长没有跟我们在一起,在脱贫的路上,我们真的心中没底啊。”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汶川着力在产业扶持和风险防控上破瓶颈,在主体培育上闯新路,在就业扶贫上出实招,确保群众吃穿不愁;通过精准“问诊把脉”,设置“九道防火墙”、建立主动诊疗服务机制,确保群众医疗有保障;以建设阿坝州区域教育中心为契机,建立政策扶助、基金援助、社会赞助三大教育资助体系,扎实开展 “志智双扶”,稳定实现群众“义务教育有保障”;全力推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紧抓居住环境改善,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2014年,实现253户960人脱贫;2015年,实现296户1088人脱贫;2016年,完成11个贫困村退出、405户1244人脱贫;2017年,完成16个贫困村退出、255户750人脱贫……截至目前,该县贫困人口134户40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5%。拦在汶川脱贫道路上的“六块硬骨头”,一块一块被“啃”了下来。如今,汶川又吹响了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推动汶川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奋力推进“三好两富”小康汶川建设。

新闻推荐

汶川县司法局借力政府购买服务 新增司法所辅助人员10名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今年以来,汶川县司法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着力解决基层司法所人员不足的问...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