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爸妈,我们长大了!”
十年前的龙群霞和她的三个儿女成为实习护士的王莹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汶川草坡、克枯两所小学600多名孩子来到泸州十中异地复学。泸州市向社会紧急招募“江阳爸爸”、“江阳妈妈”,以便和这些来自汶川的孩子们结对关爱,有266名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爸妈”。一年后,在泸州短暂寄读的孩子们,虽然回到了自已的学校,但“江阳爸妈”们始终牵挂着远在汶川的“儿女”们。10年间,孩子们虽然慢慢长大,但与“江阳爸妈”的亲情依旧深厚,泸州与汶川,两座城市之间汇成了一股暖流,温暖着众人。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 摄影报道
“还有一颗永远爱你们的心”
“俊俊,给莹莹家里带的东西不要忘了”“ 干妈,你放心,我记得!”5月11日中午,泸州市民龙群霞和他的汶川儿子蒋佳俊一起,回汶川克枯看望另一个“结对”家庭的孩子。
“我每年都会去看望他们父母,还帮他们在朋友圈卖樱桃,能帮多少算多少!” 龙群霞说的“他们”,是2008年结对关爱的两个孩子蒋佳俊和王莹。在干妈龙群霞的帮助下,毕业后的蒋佳俊又回到泸州,在叙永工作了。龙群霞口中的女儿王莹,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就读,现在已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实习生。
翻看龙群霞的QQ空间,有一个相册全是她的三个汶川儿女:蒋佳俊、蒋佳敏(蒋佳俊妹妹)、王莹。
2009年5月31日:我很荣幸被评为了十佳妈妈。我的汶川儿女分别给我写了一封信,看着儿子的信,我哭了。信纸上都画上了花草,花草中间还有一颗颗的小红心。我想对孩子们说:亲爱的孩子,我虽然只做了你们一年的江阳妈妈,从你们成为我的儿女那天起,就终身都是我的儿女,妈妈会一直爱你们。
2009年6月22日:在泸州寄读的儿子和女儿要回汶川了,他们的妈妈都来了,帮他们收拾行李,一起吃午饭。儿子俊俊离开时,同我一样眼泪汪汪。一年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算短,但足够培养起我们母子间的深厚感情。儿子说,妈妈别担心,我会记住你的话,好好学习,我会回来看你的。
2009年7月4日:孩子们回去两个星期了。一到周末,原本该接孩子的时间,心里就空落落的。实在太想孩子了,忍不住给俊俊家打了电话。电话是妹妹敏敏接的,一听到敏敏的声音,就止不住流泪。暑期补习一结束,妈妈就来看你们。敏敏,你忘了带走的小背包,俊俊的毛衣,还有小莹落下的风车,妈妈会给你们一起带来。妈妈带来的还有一颗永远爱你们的心。
2013年7月13日:“干妈,我来看看你,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你的儿子佳俊。”“好的,儿子,和王莹、敏敏一起来,再不来就没有荔枝吃了。”
“我已工作了,我要回来看你”
“干爹,我上班了,还交了女朋友,你好久过来看一下!”“你小子都交女朋友了,快发张照片给我看看,打算好久结婚?”牟先生兴奋地说。
与牟先生通话的,是他远在汶川的儿子——张刘强。2008年9月,在泸州十中的操场上,牟先生第一眼见到12岁的强强,就觉得这男孩机灵、有眼缘。从第一次周末放学接回家,教他如何系安全带、准备换洗衣服开始,每逢周末,牟先生便会准点出现在校门口。送回学校时,都会给儿子备好一周的生活用品。几周后,爷俩儿变得亲密起来,按照羌族习俗,张刘强认牟先生为干爹,从此结下父子之缘。
在泸州一年的时间里,牟先生常和干儿子的父母保持电话联系,给他们讲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要是想强强了,牟先生还把他们接到泸州,陪他们去干儿子的学校,带他们到泸州附近的景区游玩。
一年后,张刘强返回汶川的学校上课,但他们的情感并没有中断。牟先生牵挂孩子的学习生活,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每年都给干儿子寄去新衣服。而逢年过节时,牟先生也会收到干儿子家里寄来的花椒、腊肉和问候。
张刘强初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他的母亲孟秀云很着急。“那就在当地学门技术,不行就回泸州。”张刘强听了干爹的话,先去当地学修车,如今又在工地上开起了挖掘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干爹在我身边,我们一家无以为报,唯有将点滴都记在心里。” 张刘强说,他挣了钱准备买辆小车,他要和全家人一起到泸州看望干爹,这是给长大后的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收获了两个妈妈的爱!”
5月10日上午9点,记者在广营路小学门口见到值夜班回家的王莹,身穿黑色短袖,身形清瘦的她笑盈盈的一路小跑过来,说的是一口纯正的泸州话。
“汶川地震并没让我感到害怕和孤独,反而让我收获了两个妈妈的爱,太幸福了!”谈到她的经历时,王莹感叹着说。回忆初来泸州时,她只有10岁,老师说会有爱心妈妈来学校,她还担心这个妈妈会不会很凶。当“妈妈”站到面前时,王莹说,那双温柔的眼睛告诉我,她是一个慈祥的母亲。
每逢周末,龙群霞都会去学校接王莹回到泸州的家,带她出去玩,给她买生活学习用品,王莹很快融入了龙群霞的家庭,和龙群霞的两个儿女也成为了好朋友。现在已经20岁的王莹每次回干妈家,宁可和小姐姐挤在一起睡,也不去自己的屋,因为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离开了泸州的王莹,在汶川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但与龙群霞一直保持着联系。但凡学校放假,王莹就会来到泸州的家。在初三的第二学期,王莹打电话说:“干妈,我不想读高中了,一个志愿都没有报!”当时,如果不读书只有出去打工,要让王莹继续读书,只有一个办法:来泸州。
通完电话后,龙群霞就想,不如让王莹来泸州学医,毕业后好就业,还可以好好照顾她。2014年9月,龙群霞把王莹接到泸州,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就读。到了实习阶段,龙群霞又帮助王莹联系实习医院。 “干妈比我还着急,还有两年规培期,她又开始担心我今后找工作的事,同学们都羡慕我,说她就是我的亲妈!”
像王莹一样幸运的孩子还有很多。江阳职高2016级平面设计班的学生陈然,5月11日上午9点整,她的“江阳妈妈”张燕已经准时在校门口等她了。“女儿的性格内向,不放心她到外地实习,给她联系好了单位,在自己身边可以多照顾她。”张燕一边说,一边把女儿的两个行李箱搬上车。自女儿回汶川读书后,张燕一直与陈然的父母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都会开车去看孩子,时令水果成熟了,也帮他们卖水果。张燕说,女儿来泸州读书时只有8岁,一晃10年过去了,女儿也长大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雪琳)在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做大做强县域经济,11日,北川举行2018年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家企业及商协会代表共同见...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