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最好的方式是进步 写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十年之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急救援医疗队员身着最新统一装备开展演练。时任院长助理杜一华(右三)在汶川灾区救援。时任医院院长的廖斌(前排中)代表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时任医院副院长的何延政(前排中)在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设备调配组工作。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身穿日常白大褂在汶川地震灾区转移危重病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然而,对于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2015年更为现名)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而言,亲历那场大灾难是他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从地震当天义无反顾赶往灾区救援、到随后转院泸州的生命相托、再到灾后两地的帮扶重建……身为医疗人的他们曾庆幸自己的所学能治病救人,更自责自己力量有限不能救所有的人!灾难留下创伤,教会人们坚强,也积蓄了进步的力量。不站在原地缅怀,他们用一次比一次更快速更科学的救援行动证明:
■本报记者 陈易君 刘墨
400多公里的距离
因生命相托变得很近
泸州和汶川相距400多公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辟了四个救援现场:
第一救援现场——灾区:2008年5月12日当晚,经省卫生厅(现省卫计委)统一安排部署,西南医科大学(时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派出23人组成的第一支医疗队,奔赴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5月13日,医院派出第二支、第三支医疗队奔赴德阳市绵竹市汉旺镇和绵阳市江油市、游仙区、安县、北川县、平武县……在抗震救灾第一阶段,医院共派出173名医务人员组成22支医疗队赴灾区第一线开展抗震救灾,灾区现场累计救治伤员25468人次,转运伤员778人次,做手术5141台次。
第二救援现场——附属医院:2008年5月19日,该院接收从江油长钢总医院及其分院转诊灾区患者50人,其中重伤员42人(包括危重患者21人)。同期有7名灾区伤员自行前往附属医院接受救治。截至2008年8月8日,该院收治的57名灾区病人,经精心治疗全部康复出院返乡,实现了零死亡。
第三现场——后勤保障:2008年5月23日,时任医院副院长的何延政率设备科、护理部、药剂科等部门工作人员,到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了为期半年多的医疗设备调配工作。他们在灾区收集第一手资料,除满足灾区设备需求外,还为接收组、供需组等提供药品及器械的参数,为领导决策以及后来医院医疗救援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现场——灾后帮扶:2008年6月13日,时任附属医院院长的廖斌,带队在绵竹市汉旺镇与灾区医院签订了重建对口帮扶协议。附属医院派出2名医务人员到汉旺医院驻院半年,开展帮扶指导;2009年2月、3月,附属医院先后接收3名汉旺医院的医务人员和13名广元市元坝区的医务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免费进修培训……
汶川救援的经历
一直鞭策这群医疗人前行
杜一华(时任医院院长助理、现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作为时任医院院长助理的杜一华,在汶川地震发生时,被医院委任为现场指挥长负责接收转运而来的伤员,安排救治的具体事宜。“一旁是施工中的内科大楼工地,沟通只能靠大喇叭,我在刚修好的外科大楼门前,现场指挥40多辆转运伤员的救护车。全院职工齐心协力,都想以最快速度救治伤员。”当时的救援场景,杜一华记忆犹新。
安排好伤员入院,杜一华向医院领导申请,以第二批救援队领队的身份赶赴重灾区汉旺。汉旺余震不断,在废墟上支起的帐篷成了临时医疗点。“余震特别厉害,几个小护士吓得坐在地上大哭。余震过后,她们又擦干眼泪继续投入救援工作。”杜一华说。
面对特大地震,当时医疗界整体应急救援经验尚有不足,但杜一华预见性地带上了传染科和精神科的两位专家,他们到灾区后发挥了大作用。“当灾区进入防疫阶段后,传染科专家结合实际情况为当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精神科专家对灾区的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杜一华说。那些灾难现场救援体验,让杜一华对医院管理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设有了更深的思考。为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附属医院对急诊部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组建完善了应急救援队。杜一华说:“灾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打造了一支功能完善、配备精良的应急救援队伍,成员接受最新的医疗救援培训,长期坚持各种应急救援训练,熟练掌握各种灾难救援技能,可以在半小时内装备齐全迅速出发,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从十年前组织普通医疗人员赴灾区救援,到现在半个小时就能整装出发的应急救援医疗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整体救援能力和救援装备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
顾琼(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
“10年了,不敢去回忆。”顾琼说起灾区的一幕幕仍泪流满面。地震发生当天晚上10点,顾琼作为第一支医疗救援队的副队长,与其他22名医务人员一起奔赴灾区,并被分派到青川灾区救援。“我们一边躲避滚落的巨石,一边在民兵、推土机疏通出的狭窄道路上前行,在余震和飞沙走石中2次死里逃生。300多公里的路,我们从5月12日晚10点,走到次日中午12点半,是第一批进入青川县城的外地医疗救援队。”顾琼说,“当时进入青川,意味着我们与外界失去联系。”但是现场的情况让救援队员们无暇顾及其他,抢救伤员、转运重伤者,接下来几天几夜没合眼。“大家在白天摄氏30多度,夜晚仅有几度的环境下连轴转抢救伤者。通讯中断,只能靠人出去寻找指挥部,报告伤情……”
10年间,那些白天黑夜的煎熬经历在顾琼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停电、救援、失联,终于打通了海事卫星电话:‘廖院长,我们还活着……\’‘总理接见了我们……\’”5月16日、17日、18日,顾琼与救援队员们在广元市中心医院继续救援。当她结束抗震救灾任务回到附属医院,已经是2008年12月5日。“经历了灾难才能真正领悟活着真好,生死以外都是小事。”顾琼有些伤感,在她抑郁的一年多时间里,是身边的亲人、同事、领导们,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与安慰。如今的顾琼,对生活与工作有了全新的感悟,“经历了生死,对生命更认真,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经历的一切。”
王之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驾驶员)
王之戈,18岁开始开车,有着丰富的山区驾车经验,而这些经验让他在驾驶车辆运送医务人员和伤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两个驾驶员开的大巴车与医院第一批救援队去的灾区。”王之戈回忆说,“刚进入青川,因为路封了,我们的车子被堵在了半山腰。突然,我从车子的后视镜里看到后车轮下的土在滑落,这是要塌方的迹象。我赶紧大叫,让前面的车往前挪,我们刚把车开走,之前停留的地方就完全塌陷了。就差几秒钟,一车人就差点……”一路惊险抵达青川灾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王之戈就负责运送伤员,“我们是第一批进入青川灾区的外地医疗救援队,带的物资也不多,医务人员把食物让给我们吃,让我们保存体力运送伤员。”经历灾难之后,王之戈说,自己现在更加热爱工作了,“看到被我们救过来的人,打心眼里高兴。生死之交的经历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团结互助的情谊,这是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2012年,王之戈带着妻儿再次来到青川,“那段经历真的让人刻骨铭心。”
汶川救援,共有173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人参与其中……
“十年磨一剑”
应急医学救援和他们的参与者在不断进步
救护理专业技能,在大灾大难面前,能不畏生死,勇敢挑起救死扶伤的重任,自己的付出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李忠,第一批赶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救援的骨关节科医生。十年间,他由副主任医生晋升为主任医生,已成长为科室副主任。对于那段伤痛经历,经历生死考验的他不愿过多回忆,但紧张而繁重的救援工作让他更体会到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也让他更明白了今后的奋斗方向。他说:“看到生命在自然灾难面前显得如此无助和脆弱,让我更珍惜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认真过好每一天。”
冯春红,是最后一批奔赴灾区的医生。2008年她还是一名肝胆外科医师,现在已成长为副教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作为最后一批来到灾区的医生,她虽然没有抢救伤员与死神赛跑的紧张,但她每天承担着繁重的消毒和心理辅导工作。聆听战士们讲述他们在北川救援的艰辛。那一个个铮铮男儿面对生命从眼前逝去掩面大哭的无助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十年间,她两回北川。她说:“我给自己带领的团队和学生,讲述对生命的敬畏,讲述医者肩负的责任,偶尔也讲述2018年的地震之殇。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为逝者活出双倍的人生!”
尹崇光,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办“转战”为医院应急办主任,亲历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急救援工作的进步。从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救援时的“医疗救助队”,到现在医院组建的“应急医学救援队”,几个字的变化,彰显的是医院医学救援队伍从无到有的巨变。
2009年,在当时省卫生厅的要求和支持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由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川南应急医疗救援队(川南国动队),制定了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实施方案;2012年,医院又成立了由40人组成的民兵医疗救援队。此后,医院每年至少开展2次应急救援实战演练,不断积累医学救援实际施救经验。从汶川医疗队员身穿日常白大褂赶赴一线,缺设备缺资源缺补给,到现在统一设施设备,半小时可整装出发赶赴救援一线,这些进步很明显。
据了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总结了汶川抗震救灾的救治模式和经验后,健全了医院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使应急响应更迅速,救援队伍更专业,现场救治更科学,指挥调度更高效,病人转运更顺畅:
——反应快速。医院有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在重大灾害发生、上级指令到达后,应急救援队员可在半小时内到位。
——准备充分。医院购置了便携式呼吸机、AED等医学救援设备和医疗应急队员单兵保护装备等,在保障救援人员能全身心投入救援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护被救人员生命体征。重大灾害抢险救灾的紧急医学救援设备、药品、车辆、后勤物资等有专人负责,随时保障应急救援所需。
——人员储备充足。附属医院经过训练的川南应急医疗救援队、民兵医疗应急救援队可作为应急医疗救援人员的人选,根据灾害规模大小,第一时间至少可派出3支以上科目齐全的医疗救援队。值得一提的是,医院还专门配备了3名精神科医师作为应急医学救援队成员,并在全省率先将心理评估引入精神评估心理干预应急医学救援。
“医学救援是个大课题,华西医院刚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医疗队认证评估。医院将向华西医院学习,逐步建立可以独立运行5至7天医疗单元(包括增加内外妇儿科)、功能较为齐全的应急医学救援队。” 尹崇光如是说。
过去的十年,汶川特大地震不止是时空坐标,更是一个精神坐标,它的伤痛,警醒着一批又一批医疗人,只有选择不断进步才能把创伤降到最低。
面对灾难,最好的方式是进步!
十年里,医院已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这批经过生命洗礼的救援队员们,把救援现场的生死考验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一边投入医院的日常救死扶伤工作,一边积极参与医院此后的应急医疗救援: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以及宜宾公交车爆燃等医疗救援。在一次次突发事件的救援中,他们总结医学救援中的经验,吸取教训,及时改进,从一名名普通医务人员,成长为支持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10年前,杜一华是医院的院长助理,现在,他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像他一样经历了灾区考验而成长起来的救援队员还有不少。“经过灾难的洗礼、生死的考验,大家更加珍惜生命,更注重自己的职业追求,对生活、工作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成长是最自然的事情。”杜一华说。
陈妮,是第一批赶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救援的护师。2008年她是急诊科副护士长,如今,她是急诊医学部(科)护士长。她每天都与从事急救和灾害护理的兄弟姐妹一起,为更科学更高效地拯救生命而努力。汶川救援经历让她感悟:庆幸自己拥有急诊急
新闻推荐
“当地震来临时,你会选择屏幕上哪处躲避地点,现在请挪动控制杆进行移动”“你知道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仔细观察面前的模拟小屋”“触电的感觉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今天你可以将手放在模...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