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震研究提供更多可能

成都日报 2018-05-13 03:36 大字

昨日上午,由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会议,交流最新成果,共商防灾减灾救灾对策。本次研讨会主题是“与地震风险共处”(Living with Seismic Risk),下设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地区国际合作5个专题,围绕地震科学研究热点、地震安全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张衡一号”在轨测试

采集数据服务地震研究

昨日下午,电磁卫星新闻发布会在世纪城举行,专家介绍了备受瞩目的“张衡一号”测试初步结果。记者了解到,“张衡一号”采集的电磁场数据将为地震研究拓宽方向,通过监测地球的电磁场变化,研究地震与电磁场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将更加了解地震的形成和发展。

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 “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卫星计划在轨测试期为6个月,目前在轨测试工作过半。初步分析认为,“张衡一号”入轨以来已经完成的各项测试功能指标总体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截止到5月12日零时,“张衡一号”卫星安排了2个阶段的全载荷观测任务,配合在轨测试任务,累计取得0级、1级和2级数据文件38万个,数据量8.22TB。“地球是一个磁球,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磁场中。地震和磁场变化可能存在一定关系。”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表示,要想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采集到电磁场的数据,以前采集数据是在地表设置台站,这种方式局限性很大。而“张衡一号”站得高看得远,每五天就可以把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扫描一遍,数据获取能力大大提升。

记者了解到,“张衡一号”采集到的数据将开放、共享,为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中国地震局、国家航天局将继续完善卫星在轨性能指标测试和国内外星地联测,做好数据质量评价,按期完成在轨交付任务,做好卫星应用、合作研究和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卫星运行和应用效益。

卫星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应急通信中有重要作用

当地震灾害发生,基站遭到破坏,通讯中断,这不仅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震区老百姓也难以和家人朋友联系,只能干着急。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件事已经不是难题。记者在会议现场看到了两部卫星手机,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的卫星通讯,如今已经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已成功发射天通系列、中星系列以及亚太系列通信卫星,在历次重大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通一号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已于今年3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将迅速构建星地互联的通信链路,撑起灾区“通信生命线”,有力地保障灾区搜救指挥应急通信需求。天通一号卫星手机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智能手机终端,使用国产化基带芯片,填补了国内自主移动通信系统的空白,打破了依赖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现状,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客运等领域,而且在遭受地震、洪水、霜冻等自然灾害情况下能够实现无障碍通信,为我国防震抗震救灾减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通信手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天通一号业务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运营,已经明确资费套餐标准,各省市电信政企部均可办理开户工作。

记者看到,会议现场展出了很多抗震救灾高科技成果,“张衡一号”模型、高速铁路地震监控系统沙盘模型、无人机搭载式生命搜救系统等等,通过图像、手册、VR等形式,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防震减灾成果令人啧啧称赞。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新闻推荐

大灾之后:六个国家的灾后重建经验

2008年5月15日,映秀镇,地震过后很少有完整的建筑存在。视觉中国资料图所有的灾害发生地都应从其他地方的灾后重建中汲取经验与教训。这正是《大灾之后》(AfterGreatDisasters)这一著作的主旨,这部新...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