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川举行 院士畅谈新时代防震减灾新要求

四川日报 2018-05-12 07:56 大字

□本报记者付真卿

5月11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主旨报告,就新时代防震减灾新要求、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未来前景、部分极震不倒建筑的工程案例、城市工程地震破坏模拟研究等课题分享了独到观点和创新成果。

防止震后“站立着的废墟”

“目前传统的建筑结构抗震体系存在问题。”第一个作主旨报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周福霖在总结了汶川特大地震的历史教训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周福霖说,目前我国建筑物地震设防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如果遇到罕遇的巨震则缺乏相应的设防。此外,在目前的设防烈度内,部分房屋虽然没倒,但是内部的非结构构件往往损失严重,使建筑物丧失功能、难以修复,成为“站立着的废墟”。

“特别是在城市中,医院、学校、供水供电设施如果在地震中丧失功能,会导致城市运转体系瘫痪,也不利于后续救灾工作的开展。”周福霖认为,在新时代我国需要低损坏、速恢复、更人性的防震技术,例如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

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是指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采用柔性连接,通俗说就是给房屋底部装上弹簧和滑轮,用来抵消地震能量。周福霖介绍,这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已有初步发展,全国已建成近6500幢隔震结构工程。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采用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完好无损,房屋震动强度仅为没使用该技术房屋的1/6。

建成可自愈的“韧性城镇”

谢礼立院士同样将研究集中在怎样提高城市建筑的“生命力”上。谢礼立认为,地震之所以造成灾害,特别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是因为建筑和土木工程不能抵御地震作用而导致失效和破坏。

“土木工程方法和措施是人类应对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措施。”谢礼立提出“韧性城镇”概念,即对城镇整体进行抗震设计,通过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措施,使城镇遭遇大地震后,依靠自身的力量,在设定的时间内恢复震前的功能。

具体到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谢礼立认为应该从正确的选址、正确的房屋设计、严格施工标准、因地制宜科学设防、杜绝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和修改内部结构、正确使用和维护房屋等6个环节着手。

给城市来场“模拟地震”

研讨会上,陈厚群院士、马洪琪院士分别就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沙牌拱坝震情验证,以及小湾水电站特高拱坝建设防震技术进行了分享。江欢成院士分享了遇极震不倒的千年建筑应县木塔工程案例。

最后作主旨报告的欧进萍院士重点关注了我国城镇与重大工程的抗震防灾研究。欧进萍认为,目前中国现代城市因为人口稠密、新老建筑并存、“生命线”网络密集等原因,潜在的地震灾害严重。为更有效应对发生在城市的地震,有必要对地震造成的伤害进行模拟和预测。

欧进萍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从事城市工程地震破坏模拟系统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其团队曾对唐山市进行了模拟,“如果再发生1976年的大地震,新唐山市建筑多数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少部分中等破坏或严重破坏,极少发生倒塌。”欧进萍说,通过模拟与预测,可以有效发现城市地震防御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团队就曾通过模拟验证了一些建筑物的结构优化方案,优化材料成本仅增加2.4%,但整体抗震能力可提高约30%。

新闻推荐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在成都开展

新华社成都5月10日电(记者董小红)10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在成都正式开展。该展览用300余张照片、130余件套实物,全方位展示了汶川地震灾区十年来发展振兴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