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精神”薪火相传 震后十年换了人间

眉山日报 2018-05-12 07:49 大字

原宝飞初中综合楼正面。新校园全貌。已经挂果的葡萄园里,山祠村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谌杏闻和妹妹。 活泼的谌杏闻。唐海在“透明厨房”中检查菜品。

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受汶川地震波及,眉山地震烈度达到8度。灾情排查显示,眉山全市共有131个乡镇、140多万人受灾,死亡10人,576人受伤,55464间房屋倒塌,21.69万人转移安置,损失巨大。“但是,比起汶川、绵阳、德阳、都江堰、彭州等地,我们受灾不是最严重的!”当晚,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转换工作思路为生产自救。

东坡区复兴乡山祠村全村590户,都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6户。2008年5月20日,村里收到了3000元的救灾款,在发放救灾款的过程中,村民们不仅不要救灾款,还要向重灾区捐款。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的“三自精神”,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全市、全省、全国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精神支柱,和不忘初心奋进不息的精神财富。

在“三自精神”指引下,眉山的生产建设、经济发展很快走上正轨,一个个企业恢复生产,一个个学校易址重建,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十年来,眉山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效,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十年,在重建家园、跨越发展的艰苦征程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一起,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和事业的诗篇。

“三自精神”发源地山祠村 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已具雏形

本报记者 马国军 见习记者 王莉 文/图

5月9日,记者来到东坡区复兴乡山祠村,田间地头,只见一片片的瓜果树木绿意盎然,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说起如今的生活,村民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震后十年,在“三自精神”的指引下,在村民的不断探索中,山祠村把眼光投向现代观光农业,以抓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正全力以赴,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生态观光农业的转变。

改田开荒

新增耕地1600余亩

山祠村在遭受地震破坏后,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积极开展震后自救、自建工作而轰动一时。震后的山祠村怎么走?一直是全村人和村两委考虑的大事。

山祠村属典型的平坝地区,习惯种植水稻、蔬菜、川芎等粮经作物,但自土地承包经营到户以来,由于田块不规则,沟渠、道路也有弯拐,给田间生产和机械耕作造成不便,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而且,土地的闲置令人心痛。当时,山祠村耕地一共有1950亩,而闲置宅基地、空旧房、院坝地、林荫地及低效的竹林地等到处都是,占到全村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看着白白搁置的土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安着实有些心疼,暗暗下决心:要自力更生,改变生产设施条件。

在商量讨论后,山祠村人决定从农业基础条件入手,一方面采取置换土地方式,村民自愿砍掉低产低效林竹,拆除闲置旧空房、改造林荫地、院坝地、荒边地,全村总计新增加耕地1600余亩。

另一方面,按照方格田块100米配套一条沟的标准实施,干部和村民捐资、集资投入30多万元,集中对全村下湿低产田进行改造,共铺设涵管700多根,完成60多条路基工程,建成沟端路直、排灌通畅、机耕方便的高标准农田,提升了耕地质量和作物产能。  

不等不靠

发展小水果1000多亩

土地有了,如何高效利用,补好增收“短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山祠村以结构调整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依托土地流转,成立三祠幸福百姓水果专业合作社,由党员干部牵头,流转土地1200余亩。在稳定1500亩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主要利用改造和新增耕地,立足高端供给,全村一举发展凤凰李、红心猕猴桃、火龙果、优质葡萄等高端水果1000多亩,其中引导农户自发种植优质水果200多亩。

该村2组组长、业主山伦安一共流转土地106亩,种植40亩凤凰李、57亩红心猕猴桃、5亩火龙果、4亩葡萄,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就地务工16人。通过流转,除了每年每亩地800元流转费收入,务工农民每年还有2万余元的季节性务工收入。

综合配套

观光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资金支持是关键。然而,山祠村无项目支撑,投入难度不小。对此,村民发扬不等不靠的精神,通过集体资产入股、村民自愿入股、引进业主入股、捐资垫资入股等多种筹资方式,全村入股村民很快达到200多户。

对于尚不足的部分资金缺口,村两委想尽其他办法,保证投入足额到位,全村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一启动就搞得红红火火。

截至目前,山祠村新建成1000平方米的综合娱乐大厅已投入使用,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实现了绿化亮化。自进入试运行以来,四邻八乡来这里休闲娱乐的游人络绎不绝,促使当地村民大量转入第三产业。如今,该村已被东坡区列为村级集体资产入股股份示范村。

斗转星移间十年过去了,一个生态观光农业村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山祠村因“三自精神”而举国闻名,“三自精神”因山祠村而神形饱满。  

震后第一个出生的宝宝谌杏闻 四年级女生长大后想当医生

见习记者 王莉 文/图

2008年“5·12”汶川地震当天出生的孩子,被大家叫做“地震宝宝”。家住东坡区思蒙镇的谌杏闻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12日,谌杏闻将迎来她十周岁的生日。

地震产子 惊险中带着感动

谌杏闻的妈妈李玲,对孩子出生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5·12”汶川地震是她经历的第一次大地震。地震发生时,一个人在家中休息的李玲,突然感觉房屋在剧烈摇晃,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只顾着往楼下跑。

当时的思蒙镇,天空下着小雨。直到跑到小区的空地上,李玲才回过神,羊水破了。正当她疼痛难忍时,一位陌生人主动为她撑伞遮雨,一边耐心安抚她不安的情绪,一边给医院打电话……等看到李玲上了救护车,好心人才安心地离开。

“我能够顺利生产,多亏了那些好心人。”想到生产时紧急的状况,李玲充满了感恩之心。大地震之后的日子,余震接二连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一线,耐心地引导她生产。所幸只经过一个小时的折腾,谌杏闻便迫不及待地出生了。

取名杏闻 长大后想当医生

孩子刚出生时,取名是个大难题。孩子奶奶觉得宝宝在地震时出生,经受了很多磨难,同时也受到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希望孩子永远牢记这份恩情,想给她取名叫震情。可李玲和丈夫却不想让女儿从小背负太多,最终选择了杏闻这个名字。

李玲从不刻意地跟杏闻强调她是地震时出生的孩子,但她一直努力教育她明白,有很多人为了她的出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还有很多人一直都在关心和帮助她,所以希望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好好努力,懂得感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用她最大的能力来回报社会对她的帮助和关爱。

“长大了我要当医生!”问到以后想要从事什么职业,谌杏闻脱口而出。可是说到原因,她却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当了医生我就可以专门给别人打针,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被打针了,打针实在太疼了!还有就是,当医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健康懂事 盼她未来温暖光明

5月12日,谌杏闻就将年满10周岁了。

现在的谌杏闻是一名健康、活泼的四年级女生。在学校,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也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在空闲时间,谌杏闻喜欢看书,也喜欢画画涂鸦。对此,李玲并不刻意要求孩子,只要她喜欢的,家里人就支持她。

生活中的谌杏闻是一个懂事的姐姐,总会突然做一些让李玲感动不已的事。有一次,李玲在外工作到很晚,疲惫地回到家中却发现,谌杏闻已经给妹妹洗好澡,并把她哄睡了。看着姐妹俩安静恬适的睡脸,李玲很欣慰,谌杏闻长大了,懂得照顾人了。

谈到对谌杏闻最大的期望,李玲说,最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温暖光明的未来。

整体搬迁重建的宝飞初中 已有2000余名学生从新校区毕业

黄康 见习记者 罗端 文/图

近日,回忆起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仁寿县宝飞镇初中(以下简称宝飞初中)的师生们仍记忆犹新。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他们走过艰辛,得到帮助,学会感恩,从而拥有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爱心援建 学校整体搬迁重建

坐落在仁寿县宝飞镇鞍子坡的原宝飞镇初中创建于1969年,本已破旧不堪的校舍在“5·12”汶川地震后成为危房。

地震发生时,读九年级的学生王晓燕被吓得手足无措。正在上课的教师叶玉英一把将她抱起,边招呼同学下楼,边安慰她别害怕。事后,叶玉英说:“其实我也特别害怕,怕房子塌了,可我是老师,怎么能丢掉孩子们不管?”

地震发生后,眉山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筹措、争取,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当地政府决定将宝飞初中整体异址搬迁重建。

2009年8月,新学校异地重建工程动工,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当年参与工程建设的教师王晓回忆道:“这么大的工程,我们以为会建设三五年,没想到工程要什么材料马上就到,需要多少工人就立即安排,按这个速度,震后在板房里上课的同学们很快就能搬进崭新的教室了。”

历时两年,2011年9月,新宝飞初中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搬进新学校时,全校师生欢天喜地,大家一起动手搬桌椅。教师吕晓明站在操场中,长吁一口气,感叹道:“终于可以放心给同学们上体育课了!以前上体育课,边上课还要边注意操场附近的山体是不是要滑坡,生怕学生跑到了塌的地方。”

焕然一新 师生感恩回报社会

搬进新学校后,宝飞初中举行了“感恩社会,我们在行动”活动,700余名师生到敬老院、农村,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干农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当时读八年级的学生石佳乐总是在活动中默默干活,他说:“别人帮我们那么多,我们也要多帮助别人。”石佳乐后来因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于2014年获得市“十佳少年”的荣誉称号。

当时读七年级的学生廖玉琴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每天,她和同学们都把教室地板拖得铮亮。“以前在破旧的教室里,地面不平,扫地总是扫不干净,一下课就灰尘漫天,现在教室这么好,我们要每天打扫让它干干净净的!”廖玉琴说。

如今的宝飞初中,翰墨飘香,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时时充盈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走进校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独立,教学教辅功能用房齐全。此外,还有宽阔的塑胶运动场,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规范达标的师生食堂……

该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64名,在校学生738名。从搬进新学校以来,共有2000余名学生从这里毕业。

“十年了,感谢党和政府对宝飞莘莘学子的关爱和无私奉献!感谢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宝飞初中的温暖帮助!宝飞初中800余名师生将继续心怀感恩,逐梦高飞。”该校校长李程林说。

大爱汇聚 灾后重建全面完成

宝飞初中的灾后“重生”只是眉山市灾后学校重建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眉山市灾后重建学校共179所,其中,东坡区15所、仁寿县130所、彭山区9所、洪雅县10所、丹棱县3所、青神县12所。

地震发生后,眉山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筹措、争取,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捐助,在极短的时间内,重建资金全部到位,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共13亿元。

地震发生仅3天,灾后恢复重建的施工队伍就开进东坡区思蒙镇娴婆中心小学,动工援建新校舍。在此之后,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方方面面的力量汇集到重建眉山市受灾学校的行动中来,并推动重建行动逐步达到高潮。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竹林课堂”“帐篷课堂”“院坝课堂”在眉山市各地应运而生,眉山市中小学迅速复课,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所有灾后重建学校已建设完成,全面完成学校维修加固工作,全市所有学生都已经告别活动板房,搬进永久性建筑学习。

首批回眉创业的厨师唐海 在眉山城区已拥有4家餐馆

见习记者 罗端 文/图

眉山餐饮界有这样一位厨师,他在“5·12”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以己之长,尽己之力,为受灾群众无偿做饭。从地震灾区回到眉山后,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提出“透明厨房”的理念,为眉山外滩美食一条街的餐饮业发展带来变化。

他就是厨师唐海。

十年变化

从赶赴灾区做饭到回乡创业

今年42岁的唐海是东坡区尚义镇人,年轻时在外学得了一手好厨艺。“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唐海刚结束在北京的厨师工作回眉山创业。他抛下正在装修的店面和嗷嗷待哺的女儿,响应号召,前往地震重灾区都江堰为当地群众、救援队伍无偿做饭。

“为地震灾区的群众做餐饭”是唐海最朴实的愿望。2008年5月28日一早,唐海起身前往都江堰市玉堂镇,几经周折后到达,没来得及歇一口气,便加入由20余名厨师组成的“厨师团”。

“我还是第一次做上千人吃的饭菜。”唐海回忆道,他所服务的临时安置点有3000人左右,还有部队的战士,煮饭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清晨六点,唐海就忙碌开了,切配、炒制、组织群众吃饭。开饭了,一盆盆热气腾腾的回锅肉、土豆烧排骨、素冬瓜等陆续做好。

唐海所在的“厨师团”每天准备早中晚三餐,午餐和晚餐至少保证三荤两素,不仅让群众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忙碌一天下来,手臂酸到抬不起、吃饭拿筷子手抖,唐海已习以为常。

200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为灾区孩子发放完援助物品,交接好手上的工作后,唐海准备返回眉山。一位灾区群众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你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热乎乎的饭菜,更是带给了我们抗震救灾的信心,感谢你!”

十年见证

从方兴未艾到共享发展

眉山城区湖滨路美食一条街是游客来眉山旅游吃饭的首选地,这里的每一处变化,唐海都是见证者。在唐海的记忆中,“5·12”汶川地震前的美食一条街方兴未艾,营业的商铺少,更别提餐馆。

从地震灾区回到眉山后,唐海继续着手准备餐馆营业。2008年6月11日,他的中餐馆正式营业。

地震让唐海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共享才能发展。“珍惜当下生活,善待家人与身边人,更加努力地工作、生活。”唐海说,“饭店不仅是经营,更多的是要让市民吃上健康、安全的可口饭菜。”

于是,唐海在眉山餐饮业中率先提出了“透明厨房”的概念,始终秉持“透明厨房放心菜,先看厨房再点菜”。开店十年来,唐海经营的中餐馆未出过一次食品安全事故。

十年奋进

从感恩情怀到热心公益

“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钻研烹制技法和诀窍,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唐海从培养徒弟的第一天起,不仅传授其厨艺,还传递起回馈社会的理念。

2012年国庆节前夕,唐海与眉山日报社部分党员干部一道,深入洪雅县柳江镇双溪村6组,为帮扶联系群众送去了安全饮水工程款1.5万元,此举解决了当地数十户村民、14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此外,唐海经营的餐馆长期采购洪雅县高庙镇黑山村的野生笋,支持当地群众的特产;开车送在店门外走失的孤寡老人回到仁寿县龙桥乡家中……

如今,唐海已在眉山城区拥有4家餐馆,100多名员工。“继续为群众做安全、健康的食品,提升员工的待遇,怀感恩之心、回馈之心继续做餐饮、做人。”展望下一个十年,唐海表示。

新闻推荐

爱与重生

□袁瑞宏我常常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时间并不是匀速前进的,因为总有些时间被折叠成一小块,飞快地流逝。这样的时间,有参加队列训练、消防演练,有晋级考试,以及一次次抢险救援,当然还有2008年到2018年的这10...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