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不让一寸土地撂荒

绵阳日报 2018-05-10 07:46 大字

□讲述:唐以全(全国种粮大户游仙柏林镇柏林村4组农民)

□记录:记者杜畅

我是游仙区柏林镇柏林村4组的农民。1992年,我开始种粮食的,当时承包了120亩山顶荒地种小麦,到了2008年,规模扩大到了400多亩。“5·12”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年,对我影响不小,我家的仓库倒了,养猪场也垮了,当时正是收小麦的时间,我承包的400多亩地找不到机械来收割,劳动力也没有,好不容易才抢收回来。

日子总要过下去,地震后,我还是种粮,除了种粮,其他的我也不会。我是出生在50年代的人,挨过饿,饿起来的滋味不好受啊。我没得什么文化,对我来说,土地就应该是用来种粮食的。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荒芜,好多地直接被撂荒,我很心痛,种一亩也是种,种一百亩也是种,我就将那些撂荒地全部流转过来种粮食。

地震后,外出务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流转土地就很容易了。我基本上每年都要新增种植面积。现在有1800多亩,其中有800亩种水稻,其余的山地种小麦、玉米,套种桔梗等药材。这么多的土地要种粮,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现在政策好了,科技也发达了。每年,我都会购置一些农用机械,到目前,从种到管理再到收割、运输,基本实现机械化了。最让我感动的是,2012年,因为我流转土地种粮的事,国务院奖励了我一台拖拉机,这也让我看到了种粮的前景。现在,我每年领到的粮食、农机、保险等补贴,差不多有10多万元,加上卖粮收入,每年能收入30万元—40万元。利润虽然不多,但种粮收入的钱,用起来踏实。

规模化种植最大受益的是村民,他们把土地流转给我,每亩地除了能得到一定的承包费、国家各项补贴外,他们农忙还为我打工,每天也挣个五、六十块,每年,我的人工费就要支出30多万元,在我的带动下,近年来,我们镇上已经有16户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这个月底,小麦就要收割了,今年,五粮液酒厂找我订了500吨小麦,加上玉米和水稻,今年粮食产量差不多在1400吨左右,想到有很多人能吃上我种的粮食,心里就很高兴。

我现在每天都是5、6点钟起床,开车在地里转一圈,种了一辈子地,一天看不到就心慌。我今年65岁了,身子再硬朗也种不了几年了,为了让这1800多亩地继续产粮,我把读完大学在外工作的女儿和女婿给劝回来了,准备等我干不动了的时候让他们接手。

生活要过下去,最基本的就是要吃饱饭,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装中国人的粮。这么多年走过来,我很感谢党和国家越来越好的政策,让我们种粮人流下的汗水,都变成了丰厚的收获。我一定千方百计不让一寸土地撂荒!只有多种粮,种好粮,才对得住国家的好政策。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已经十年了,为充分展现十年来绵阳的巨变,本报推出《感恩奋进·十年巨变——“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开展“我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讲述身边故事,见证十年巨变。(篇幅1500——1800字,投稿邮箱:myrbywb@163.com)。

新闻推荐

十年踪迹十年心 川港携手合作开新篇

对话人马浩亮大公报特约评论员王付永四川日报评论员成绩背后,蕴含着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香港不仅留下了高质量的项目工程,也留下了先进理念和管理机制香港与四川的合作,来日方长王付永...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