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位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看德阳震后发展在汉旺钟楼下默立在东汽、二重直击“大国重器”
在东汽、二重直击“大国重器”
汉旺钟楼指针永远定格在了下午2点28分。
二重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
参观绵竹年画村。
参观东汽陈列馆。
再过几天,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除了少数几个作为地震遗址保存下来的区域外,行走在四川,已经很难看到地震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十年发展取得的翻天巨变。5月5日、6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十年看巨变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四川行”采访活动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德阳,感受这里十年来的巨变。
两天的行程中,采访团先后在极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探访了年画村、中国玫瑰谷和汉旺镇;又在德阳城区,走进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直观感受了“大国重器”带给人的震撼。
第一站:绵竹年画村
小小年画带来8000万年产值
5月5日下午1点半,总编辑们来到绵竹年画村和三彩画坊,行走在这个江苏援建的村落里,可以看到颇具江南水乡风味的青色砖瓦房和小桥流水。除了欣赏房屋外墙上各式各样的年画作品外,游客还可以在作坊内观摩画师现场绘制年画。“虽然是第一次到这里,但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江苏网络电视台副总编刘洁说。
近年来,随着年画村的打造、年画博物馆的建立、年画超市的兴起,绵竹年画已不再仅仅是过年时才能看到的艺术作品,它已成为了独具川西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更成为了商品走进千家万户。一张小小的年画,其年产值已经达到8000万元。
在年画村内,已有四汇斋、三彩画坊、南华宫、轩辕年画等为代表的年画作坊30余家,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年画作坊产销一体,不断将绵竹年画产品推向市场,走出了一条生产与保护相结合的路子。
在打造绵竹年画村的同时,年画村也建立了“民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除了展示中国四大年画,还集绵竹年画的制作、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结合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打造了商务酒店、休闲娱乐设施等相关配套,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
绵竹年画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继承祖业。今年35岁的王官玲,在今年1月刚刚正式拜自己的爷爷为师,系统学习年画。她的爷爷今年已经96岁高龄,被称为绵竹年画最后一位“全卦手”。王官玲觉得,爷爷的很多传统手艺,比如鎏金、栗粉、拓片,会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才是中国的艺术,如果让它失传就太可惜了。”
第二站:汉旺镇
总编辑们在钟楼下默立缅怀
5月5日下午5点钟,一行人来到绵竹市汉旺工业地震遗址公园,站在钟楼下,面对着将时间凝固的指针,垂头默立,缅怀汶川地震死难同胞。
在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内,所有人再次重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遗址公园里,人来人往。在门口做小生意的朱大姐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两个月,她就开始在此谋生,可谓亲眼见证了十年来的变迁,“汶川地震十周年临近,最近来参观的人也多了起来。”
2008年5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抵达汉旺灾区,发现并首次对外报道了汉旺镇这座将时间“凝固”的钟楼,随后,汉旺钟楼指针停留在下午2点28分的画面,迅速传遍了全国甚至全世界。这座指针永远定格在下午2点28分的钟楼,也成为了川人屹立不倒的精神象征。
第三站: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探访服役半个世纪的“老伙计”
5月6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位于德阳市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汽”),这座始建于1966年的国有重型机械企业,震后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活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汽受损严重,厂房、家属区成片坍塌,308名职工和家属遇难,1400余人被废墟埋压,2200多台设备遭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亿多元。
震后,东汽迅速开展复产重建。2008年5月18日,震后不到一周,东汽就已恢复生产。灾后的一个月,东汽在德阳完成征地,当年8月就开始了新东汽基地的建设。在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装机容量达到两亿千瓦的东汽宣告全面恢复生产。
目前,东汽累计生产的发电设备总量超过4亿千瓦,产品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产品遍布国内27个省份。在国际市场上,东汽产品进入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燃机已出口到白俄罗斯,分包件远销美国和德国。
在东汽生产车间内,一台重型设备格外引人注意。这台被称为“老伙计”的重型一分厂9米立车,是东汽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加工设备之一。1955年,该设备从法国里内公司进口,最初安装于哈尔滨汽轮机厂,1972年调拨到东汽,安装于主机一分厂,迄今为止已经为东汽服务了近半个世纪。
汶川地震后,9米立车严重损毁。但东汽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并进行了大修与升级改造。如今,已经使用了60多年的9米立车,依然坚守在涅槃重生的新东汽,继续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站: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8万吨重器挑战人类制造极限
结束了东汽的参观后,采访团来到位于德阳市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二重”),面对该公司重达2.2万吨的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一行人叹为观止。
据介绍,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是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于2013年4月10日投入试生产。该设备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单个零件超过75吨的就有68个。
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投产之前,仅美国、俄罗斯、法国拥有4万吨以上级大型模锻压机,该设备的投产,填补了我国大型模锻压机制造和装备的空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电力等领域的顶级装备制造。
不仅如此,其外形尺寸、整体重量和最大单件重量均为世界第一,此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巨系统工程,成功挑战了目前人类极限制造能力。
据了解,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可扩展应用于其他多个领域,它还将辐射带动一批庞大的航空构件的机械加工集群,形成整机设计、整机制造和发动机制造的闭合产业链。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大型模锻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的建成投产,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田雪皎摄影陈羽啸 雷远东杨涛
新闻推荐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昨日,由《星星》诗刊编辑部组织,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主编的诗集《十年》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上市。据介绍,诗集收录了来自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