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感恩的心传承弘扬羌文化
□讲述:母广元(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
□记录:记者李春梅
我是地道的羌民,5·12大地震时,我正在北川青片乡五龙寨传承弘扬羌族文化,我和老伴幸免于难。
地震前,我已退休多年。对多姿多彩的羌族文化我情有独钟。在我的带动下开始制作羌族服装,并组建了一支中老年锅庄队伍,练习羌族酒歌、萨朗,形成了一支传播展示羌族文化的主力军。
5·12大地震前一年,我在北川小寨子沟五龙寨担任篝火晚会主持人,和当地的羌族同胞一道,每天身着漂亮的羌族服装,为客人讲解羌族历史文化,让游客领略古老神奇的进寨仪式,感受热情似火的席间酒歌,体验激情飞扬的篝火晚会。通过这些传统礼仪,把羌族的欢乐传递给游客朋友,带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让世人进一步了解羌族历史。同时将流传在民间的羌族民歌、情歌、山歌等口头歌谣收集起来,经过专家筛选后形成了一本《羌山情歌》向社会发送。后来,又收集整理了乡土风情浓郁的羌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五龙寨里的传说》,于2014年由绵阳市民协刊印成书向社会发送。
5·12大地震发生后,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2008年8月底至10月初,带领原五龙寨表演团队走遍了北川关内十个乡镇,对灾后援建者进行感恩慰问演出,向援建者们表达羌族同胞的感恩之情,将血浓于水的大爱之情化成一股力量。同年10月中旬,我又绕道来到擂鼓板房区,继续收集羌族民间传说,发掘传承羌族文化。向前来北川灾区看望灾民和探寻古羌文化的新闻媒体、院校师生、社会团体和志愿者们,讲述羌族儿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新家园的悠久历史传统。
我至今记得,2008年10月27日,也就是农历十月初一,在擂鼓广场上,我饱含激情,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的身份,主持了大灾之后第一个羌历新年篝火晚会——“大爱无疆庆羌年”,当时有两万余当地群众、援建官兵及中外志愿者参加。当年,我已年近七十,但作为主持人,我忘掉了年龄,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到了晚会中,全身心投入主持。羌族同胞身着艳丽的羌族服装,唱起祝福的酒歌,跳起欢乐的萨朗,和援建者们一道为灾后重建加油鼓劲,为美好未来摇旗呐喊。
在此之后,中央电视台报道“北川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相关节目,我先后三次被邀请客串主持了现场直播。地震后,我还将在擂鼓板房里收集到的流传在人们口中的古老羌族民间传说故事进行整理,编写了一本《大山深处鸣羌音》的集子,部分篇章已传播到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
2009年7月,我被邀请到曲山镇石椅村,帮助打造以羌文化为亮点的乡村民俗旅游,为组建石椅羌寨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出谋划策,设计新建了石椅羌寨寨门;根据天然石椅典故和火盆山的传说,撰写了“天赐石椅羌寨,神造火盆仙山”的寨门对联。随后通过走访当地村民,收集整理并编写了《深藏不露的人间仙境——北川石椅羌寨》和《火盆山传说》及《漫游羌山探石椅》、《石椅寨里羌韵浓》等景点解说词。组织培训了一批以当地姑娘小伙为主体,传承展示羌族歌舞并集服务于一体的羌文化表演队伍。
灾后重建的石椅羌寨成了北川羌乡弘扬传承古羌文化的热门景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2010年,石椅羌寨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后,又获得“全国旅游模范村”的光荣称号。羌族文化炒红了旅游事业,旅游事业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全村300余人,年收入人平仅4000元,2011年增加到了10400元,到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
我的付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多次出席各类表彰大会。在北川,大家都亲热地称我“母大爷”;在外面,我多次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的身份和社会知名人士进行友好交流,他们称我为“羌文化的活化石”。
十年来,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弘扬、传承、展示羌族文化视为我的第二生命,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如今,我已年近八旬,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北川现在已经有了一大批传承古羌文化的有为青年。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已经十年了,为充分展现十年来绵阳的巨变,本报推出《感恩奋进·十年巨变——“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开展“我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讲述身边故事,见证十年巨变。(篇幅1500——1800字,投稿邮箱:myrbywb@163.com)。
新闻推荐
对自己和儿女近乎苛刻,一件破洞运动衫穿了30年,却将35年的退休金捐给了困难孩子,并坚持24年拾荒助学。4月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最新一期“中国好人榜”,重庆市铜梁区东城街道全兴社区退休校长吴定...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