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塑形”、文化“注魂”—— 涪城: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金峰镇“十里蔬菜长廊”
3月涪城春意盎然,农旅融合风生水起。新皂“梨花节”、玉皇“油菜花节”、青义“樱花节”、龙门“牛王会”、关帝“牡丹节”……相继启幕,游人纷至沓来,一时间,乡镇火了,“朋友圈”刷爆了。
乡镇走红,意料之中。近年来,涪城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出一条产业“塑形”,文化“注魂”的乡村振兴路。
□陈正杨海燕文/图
产业“塑形”强体魄
“一年的蚕桑收入大概有30多万元。”在杨家镇五村一桑田里,村民田华一边嫁接桑枝,一边细数着栽桑养蚕给她带来收入。
田华是石洞乡村民,2015年下半年,她经人介绍,来到杨家镇从天虹丝绸承包了近50亩桑园,开始大规模养蚕。“现在的收入是一年高过一年,而且产出的蚕茧不愁卖,公司会主动来收取,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说起发展蚕桑,田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近年来,涪城区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力,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促进蚕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去年,涪城“‘三新三化\’模式推动传统蚕桑产业焕发生机”当选为“2017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像田华这样靠蚕桑业致富的例子在涪城还有很多。
杨家镇柏林湾村天虹现代蚕业体验园的主人崔兴荣便是其中之一。“我是一个蚕桑返包户,从天虹公司承包60多亩桑林,一年养蚕、种菌、卖桑果,总收入有40多万元。”崔兴荣说。
在涪城,不光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青花椒、芦笋、葡萄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金峰镇大石桥村以蔬菜产业为主。去年,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村依托涪城区平康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大石桥村花椒基地。
“全村共种了800多亩花椒,明年就能有收成,预计2020年达到盛产期,到那时,每年收益可达好几十万呢。”站在金峰镇大石桥村村委会后山上的花椒地旁,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平充满着希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重点。如何把兴旺的产业带到乡村去?让村民能够有持续性、稳定性的收入?
2018年新春伊始,涪城区结合涪城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顶层设计,全力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优质蔬菜、花卉林果、生态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和“蚕茧、青花椒、芦笋、绿色葡萄、生态鱼”五大主导产品,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文化“注魂”富脑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而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做好文化文章激活农村动能?涪城有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孝德文化在我们村已蔚然成风。”说这话的是涪城杨家镇罗汉寺村的村支书尹林。据尹林介绍,自2013年开始,全村开展了“孝德文化”建设,每年3月份,都会评选出全村的“最美家庭”“孝德之星”“好媳妇”。“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都以被评为其中一项为荣,还有的村民正在积极参加多项奖项的评选。”
近年来,罗汉寺村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风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在推进“业兴、家富”的同时,着力构建“人和、村美”的农村新常态,引领村民在致富奔康的道路上越走越畅通,越走越坚实。
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影响和引领村民思想的根本。
位于龙门镇小桥村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作为“三基地一窗口”的宣传教育阵地,不仅激励着全区人民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加快发展,也鼓舞着全区村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自5.12汶川地震陈列馆开馆以来,已接待3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据龙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陈列馆分为三个部分:不惧天灾,风雨同舟、安民为先,坚强崛起、山河重振,加快发展,“整个展览以图片为主,展示了涪城区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涪城区还深入挖掘全区旅游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节、龙门“牛王会”,原香国际“香草节”、紫海原香绵阳“七夕”婚俗文化旅游节暨婚博会、万和葡萄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形成一乡一特色、镇镇有品牌,一月一活动、四季有看点,一次一主题、次次有内涵,是乡村旅游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动力。
新闻推荐
编者按:在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之际,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正迎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此前,学校召开了文科发展咨询专家小组会议,并决定于4月召开浙江大...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