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美好新生活
■伍排勇 李琰 朱春悦 记者 泽英
“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近日,在汶川县银杏乡民艺羌绣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王小蓉和绣娘们正在为新进的学员讲解羌绣过程。在她们的带领下,汶川县银杏乡的绣娘走进了新生活,随着绣针和丝线在她们手中飞舞,绣娘们用巧手绣出了美好新生活,也绣出了羌族文化的新天地。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山野风味”变时尚
走进王小蓉的羌绣“课堂”,映入眼帘的不是一排排课桌,而是一把把剪刀、熨斗和绣片。几件羌绣作品挂在墙上,充满民族特色的羌绣与现代感十足的设计,冲击着人们的视野。
成品室里摆放着文件包、笔袋、手包、抱枕等,绣娘们匠心独运,以传统羌绣图案为基础创新制作旅游纪念品和生活用品,结合“汶川三宝”创作了新的图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新的火花,曾经被戏称为“山野风味”的羌绣变得时尚又新颖。
“你看我绣的这双云云鞋,是给我闺女出嫁准备的,现在引进了新的制作技术,鞋的造型更合理了、舒适度更高了、祥云图也更美了。”绣娘邓春花拿着手里的云云鞋介绍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羌绣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深受游客青睐,现在羌绣正向挂件、饰品等观赏性艺术作品发展。同时,引进蜀绣、苏绣等名绣现代工艺制作技巧,经不断改良,其运用空间更加广泛,充分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这样改良而不“变质”的做法保证了羌绣鲜活的生命力。羌绣之所以能在传承中保留最初的民族风韵,是因为创新赋予了它艺术灵魂、生命和精神。
“为确保羌族手工刺绣质量,培训更多的羌族绣娘,我们开展羌绣培训班,聘请知名羌绣传承人授课,以提供免费秀片、针线等学习材料的方式向学员们授课,现已培养出200余位绣技较高的绣娘。”王小蓉告诉记者。
政府帮扶+绣娘参与——
美好生活“绣”出来
走进绣房,一件还未完工的羌绣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上面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熊猫。“我绣这样一幅画需要2周,可以卖500多元,一个月至少能绣两幅,最少能挣1000元。”县级羌绣传承人王明香说,熊猫图案是羌绣最近几年才火起来的新式样,很多人买来作墙挂艺术品。
羌绣作为羌族文化最典型的传承之一,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前,羌绣只是作为汶川羌族妇女闲暇时制作衣物等的传统配饰。如今,羌绣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政府的扶持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传承民族技艺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使命。”王明香说。
据了解,在州委、州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也对汶川县银杏乡羌绣产业基地发起了羌绣帮扶计划。同时,为了打造汶川羌绣产业,银杏乡羌绣产业基地形成了“研发、培训、生产、销售、推广、回报”6步走的发展模式。该产业基地开展羌绣培训,聘请知名羌绣传承人授课, 采取“理论+现场演示+实践”三合一方法,提供免费秀片、针线等学习材料为学员们授课。
“10年前,地震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重新过上了好日子。所以我们要感恩,最好的感恩就是自力更生、不拖后腿。”对于未来,绣娘们信心满怀。
经过近几年创新发展,这种民间刺绣以细致的做工和独特的民族特色逐渐被市场认可,并成为当地妇女主要收入来源。如今,汶川绣娘们凭借特色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在飞针走线间创新发展,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昂首阔步迈上了奔康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李静文/图2月16日,暖阳高照,经开区交通镇敬老院里格外热闹,吃汤圆、贴春联、聊天,老人们其乐融融。这里共有27名老人,绝大部分是孤寡人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3岁。有的双腿...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