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厚兵:桂林第一个公益组织的创始人

桂林日报 2018-03-05 11:56 大字

阳厚兵正在教特殊儿童扎气球,让他们学会一定的生活技能。(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李慧敏

见到桂林蓝丝带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阳厚兵是在蓝丝带七星区志愿者服务站里。他刚刚参加完一个公益宣传活动,正拿着宣传横幅与旗帜匆匆赶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踏实敦厚、热心肠”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今年已踏入天命之年的阳厚兵是湖北荆州人,1996年来到桂林。由于家境较殷实,他也曾有过一段近乎“纨绔子弟”的经历,“我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那边有栋房子,每个月都可以收租金。在以前我都是不工作的,整天玩。”然而,在成立了桂林第一个正式的公益组织之后,他逐渐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这让他开始重新界定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和几个朋友路过中心广场,看见有人组织给地震灾区捐款。当时我们受到启发,桂林周边的山区也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公益组织,自己来做公益呢?”就这样,在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后,桂林志愿者协会,也就是桂林蓝丝带助残志愿者协会的前身正式成立。“那个时候桂林没有如今这样成规模、有策划的民间公益组织,可以说我们是桂林的第一个公益组织,成立时我们一共只有12名会员。一开始我们把自己的职责定位为助学,大家非常积极地到桂林市最贫困的地方,为助学行动摸底调查。”阳厚兵说。

2009年10月,协会名称改为桂林蓝丝带志愿者协会。2013年7月6日,协会在甲天下广场设置了桂林市第一个志愿者服务站,2016年底正式注册并再次改名为桂林蓝丝带助残志愿者协会。这是一个自发组建的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会员最多时有近400人,几乎每个星期都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围绕助残、助学、环保等主题开展,例如提供社区便民服务、帮助特殊儿童学习生活技能、给残疾人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社区居民免费修理电器等。阳厚兵和他的“蓝丝带”也多次被评为桂林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近年来,“蓝丝带”开始把重心转移至与政府、民主党派、高校合作上来,与社区运营爱心图书室、进高校开展授予教学等。“我现在有一个理想,希望能搭建一个桂林公益服务积分制平台,积分可兑换一定的小礼品。这样就能让每个市民都有动力积极投身公益事业。”阳厚兵说。

记者点评:阳厚兵与“蓝丝带”像是一点星光,在他们之后,各类志愿者组织纷纷涌现,闪耀、温暖了桂林整个城市。“蓝丝带”公益课堂、山区寄宿制学校“一元故事”广播系统、“温暖同行助成长”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等一大批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雷锋变成了一年365天坚持不懈的行动,广泛、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在桂北大地已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入伍13年没回家过春节的消防员: 消防战士 必须时刻准备战斗

平日里,罗永宁与消防器具为伴春节,本该万家团聚,但总有一些人因为工作、事业的需要,不能与亲人团聚。作为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罗永宁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入伍,现任西安消防支队未央路中队中队长助理的...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