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晨刊育我 我与晨刊

黄海晨报 2017-12-08 05:07 大字

蒋月阳

几天前,接到黄海晨刊记者部主任夏宗伟打来的电话:小蒋,写个稿子,回忆下你在晨刊的过往。

师徒间的默契让我在第一时间就猜透了这位“老油条”的意图:一定是晨刊要出个年终策划!好吧,老师既然布置了作业,那就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正好借此机会回忆下我在晨刊的那些年。

故事不短,那就先从一个邮箱说起吧。

2011年9月22日,我的晨刊记者生涯开始了。为了好好纪念这个让我梦想成 真 的 日 子 ,“From20110922”就成了我与所有通讯员联络的邮箱号。

所有从新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怀着满腔热血,怀着“铁肩担道义”的激情投身岗位的:梦想着与高端人士的对话访谈,梦想着在突发事故一线向市民报道最新情况。而我到晨刊的第一天,却接到了一个去乡镇义诊的活儿,路上时间两个半小时,义诊内容就是向村民发放注意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单。

按照惯例,这类素材也就发个图片新闻即可。可在采访返回的途中,我把手里的义诊宣传单翻了又翻,“不能浪费这来回将近五个小时的路程呀!”

于是,在写完常规图片新闻后,我又根据手里掌握的材料写了一篇向市民普及精神卫生常识的稿件。而后,我又联系采访了相关医院负责人,根据日照地理位置因素和市民生活习惯,写了一篇科普性的宣传稿,既宣传了医院,也让一个小小的义诊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新闻价值。

那是我的第一次采访,也是我第一次得到表扬。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记者岗位上的每一分钟都不能糊弄着过,只要肯钻进去,再小的新闻素材也能写出大文章。

没想到,刚刚燃起的激情却在接下来的采访里被磨灭。那年10月末,为了宣传“环卫工人日”,晨刊记者各自领到任务,分别体验采访垃圾清运车、路面清扫车等环卫岗位,每人负责一个整版,那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写整版稿件。

我负责体验的是路面清扫车,并自以为是地把清扫环节、清扫技巧等流程记得清清楚楚,逐一写在稿子里,换来的自然只能是夏老师的一句“重写!”

洋洋洒洒写到这儿已近千字,絮叨得却似乎都是“家常”,但也都是过往最珍贵的回忆。在晨刊,从来没有“主任”,只有“老师”,聊起工作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更是再平常不过。

在晨刊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跟随日钢远赴四川采访汶川地震四周年、陪伴周飞去往北京让他实现轮椅上的梦想、采访患病女孩国家美在生命的最后246天不忘为贫困孩子圆梦、采访山村教师王义宝身残志坚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残障孩子上课……

这些,都是晨刊给我的珍贵经历。

感谢晨刊,让我实现了新闻梦想,让我拿到了证明自己的新闻奖,让我学习、让我成长。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对于记者,常常被人们冠以“无冕之王”的头衔,承担着“铁肩担道义”的重大社会责任。这个时代下,或许记者已不再具备“为民请命”的能力,但记者却要一如既往地探究事实真相,呼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帮助老百姓解决难题。

我爱记者这个岗位。晨刊育我,我爱晨刊。

新闻推荐

汶川县 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本报讯(薛升玉)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汶川县立足县情实际,按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有关工作要求,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有效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打好“统、增、活...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