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的柔与刚 作家们眼中的成都文学DNA

成都商报 2017-11-04 02:35 大字

《成都作家》第八期

主办

成都市文联

成都市作协

成都商报社

底蕴深厚

拥有独特天府文化的成都,历史上也是文人骚客辈出之地。千百年来,鲍照、左思、骆宾王、李白、杜维、白居易、孟浩然、苏东坡等无数诗人或在此出生,或来此驻足,可见成都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难以割舍

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作协、成都商报社联合主办的《成都作家》第8期,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成都散文和非虚构文学作家上,他们有的出生在成都,有的在成都长大,有的长期在成都生活工作,对成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让我们听听他们和这座城市的故事。

岱峻

华西坝的历史,他如数家珍

2000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从事媒体工作的岱峻开始对李庄进行调查采访。2000年,《新经济时报》刊发了岱峻关于李庄的部分文章。不久,《南方周末》又刊载了岱峻的《李庄记事》。

沉寂数十年后,李庄因此再度走进世人的目光里,岱峻也因研究李庄、记录李庄,而逐渐转型成为学者、作家。

随后,岱峻陆续写了《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到新书《弦诵复骊歌——教会学校学人往事》出版,他转入民国学术史研究已17年。

流沙河先生讲过,要了解晚清成都,就去宽窄巷子;要了解民国成都,必须去华西坝。成都的华西坝,作为抗战时期的又一个文化重镇。内迁的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云集于此,加上1910年建立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华西坝成为有名的“五大学”聚集之地,这就是岱峻的《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始末》的缘起。

岱峻说,抗战时,华西坝荟萃了中国最好的五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坝上”已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地标。以前说上海叫沪上,说杭州叫湖上,成都则是坝上,整个中国只有一个坝,就是华西坝。

除了大学之外,成都现代化的开始和转折,许多节点都和华西坝相关——成都第一头奶牛怎么来的?金堂的广柑、龙泉的水蜜桃、幸福梅林的梅花;成都第一个听诊器,第一例牙科手术怎么产生的?成都人爱喝茶,鹤鸣茶馆有怎样的历史?园林怎么设计的?……若对这些历史的细节感兴趣,你一定要读读岱峻的书。

洁尘

初冬下午,难忘的“成都时间”

一个初冬的下午,洁尘在成都玉林一个茶馆等待朋友时,那段时间的体验,令她久久难忘——在周围无数陌生的茶客中间独处,晒着暖和的太阳,品味热乎乎的花毛峰茶,再尝一尝美味的蜜柚,感受到无比真切的幸福与闲适。

那份独特的感受,被她定义为“成都时间”。“下午3点,是北京时间的下午3点,但后面的成都时间,这个确切的点是模糊的……”

洁尘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曾以电影随笔、专栏文章为读者所熟悉。她创作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中毒》和《锦瑟无端》,背景都是在成都,“不是专门写成都,是一种和都市的情感状态相关系的场景。”

在洁尘已经很久没有更新的博客里,有不少她写成都的小散文,如2008年6月写的《余震中的民间成都》,讲的是大地震后成都人的乐观态度,涌现了大量自嘲的段子。洁尘在文中说,“这个历来温存饱足、诙谐洒脱的城市,原本没有产生黑色幽默的土壤。跑地震跑得筋疲力尽的成都人终于开始了黑色幽默。但这种黑色幽默中还是一直贯穿着这个城市那种低调、消解的气质。”

洁尘说,自己在早些年的专栏中经常写到成都的生活,最近几年较少对成都进行专门的书写,“上了40岁以后,有几年没怎么碰成都这个题材了,我觉得再过些年吧,拉开点距离,我还是会写成都,也许我可以找到一个更适合我的角度来书写这个城市。”

在洁尘看来,成都对于她自己是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城市,“我无论再跑到其他任何地方去,那些地方都终究是他乡。只有成都是故乡。”

熊莺

阿来夸她“锦心绣口”

熊莺出过两本书:《你来看此花时》和《远山》。《你来看此花时》以非虚构的手法讲述了12个独立的隐逸人物踪迹史,将众多不同命运“白云苍狗”般的遭际,最终归于大自然生命之光的伟大召唤。

为写这本书,大约一年时间里,熊莺远赴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横断山脉和九华山等地方采访。这本书也让她获得首届全球华人丰子恺散文奖。

第二本书《远山》,写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浪潮中,一群不经意间站在了历史关口的普通人:秦巴山脉里,大山深处,那些空村里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还有那些荒芜的土地。

熊莺说,自己的下一本书想就一个主题、一个人物的命运尝试去还原一段历史,目前正在做资料收集工作。“前两本书都由多个故事组成,以碎片化的形式,在承载一个共同的命题。我是《美文》杂志专栏作家,这些文章,当时是为杂志的专栏而写。”熊莺说,现在想来,两年两本书,写得有些太快,积累与积淀都还不够。“美国女作家劳拉·希伦布兰德写《奔腾年代》,她耗时四年收集资料和采访。林语堂写《苏东坡》,还原苏东坡波的一生,收集通读阅读了苏一千七百多首诗,八百通书简。这样的纵深写作,对我而言,是第一次,将是一次学习,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谭楷

老房子和大熊猫, 牵动他的心

曾任《科幻世界》副总编的谭楷。退休后一直在致力于成都“老房子”的调查和研究。谭楷说,印第安人有句古训:停下脚步,等一等灵魂。“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老房子就是一个城市的魂魄,保留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如果成都市没有杜甫草堂,没有华西坝,把有价值的老房子都拆掉了,那么成都会很单调,成为一座毫无特色的城市。”

早在1992年,集中了上百位四川大学教授参与的300万字《成都大词典》开编,谭楷就作为第一副主编,参加了这一浩繁的文化工程。在开编的盛会上,老一辈文史专家说到被拆除的皇城明远楼、致公堂时的痛惜之情,给谭楷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成都的老房子之外,熊猫也是谭楷笔下经常出现的对象。2014年,谭楷的熊猫科普作品《我是大熊猫》出版,与以往关于大熊猫的科普作品不同,《我是大熊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讲述了熊猫的前世今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谭楷又写下长篇报告文学:《大震在熊猫之乡》。

谭楷说,现在自己正在创作一本书叫做《枫落华西坝》,讲华西坝的百年历史。“我就是在成都的华西坝长大的,华西坝给我的感觉就像美国常春藤大学校园,生活环境很舒服。”

伍松乔

千古一梦,追寻大雅堂

伍松乔并非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成都早已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他曾著有报告文学《四川30年》《成都:柔与刚——一座城市的DNA》《天下古成都》等关于成都的专著。

近日,伍松乔的新作《千古一梦大雅堂》出版。“登大雅之堂”一语,很多人都熟悉,但确切的大雅堂所在以及它的来龙去脉,伍松乔在新著中探寻了大雅堂的前世今生。

大雅,原系华夏文学之源《诗经》的组成部分与宗旨,出现于西周时期。《诗大序》说“雅者,正也。”随着先贤对大雅的推崇宏扬,关注苍生、心系天下的大雅精神,象征着华夏正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

大雅文化发展到唐朝迎来高峰,诗圣杜甫成为其最杰出的代表。杜甫漂泊巴蜀九年间创作的九百多首诗歌,占平生所作三分之二,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人誉为“两川夔峡诗”,被文坛尊崇为“大雅之音”。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被贬谪到四川后,与丹棱名士杨素相识。后历经三载,杨素出资在丹棱城南建诗书堂“高屋广楹”,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诗碑300方,黄庭坚欣然为之题名“大雅堂”。

《千古一梦大雅堂》对大雅文化的起源、发展、坎坷、复兴进行了详尽阐述,深入再现三位唐宋主角杜甫、黄庭坚、杨素其人其事。伍松乔感慨:“天地人合,造就了千秋永恒的大雅堂史诗。”

“知青作家”

邓贤

邓贤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身于没落富家,七年知青生涯后考上云南大学,他的《大国之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描写“中国远征军”的作品,《中国知青梦》《中国知青终结》等作品则为他赢得了“知青代言人”的称号。

近年来,邓贤致力于书写自己的家族史。他历时3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父亲的一九四二》已经出版。邓贤的父亲曾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弟子,后来成为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和教授。目前,邓贤还在搜集材料书写祖父、母亲家族的故事,并以自传作结。

报告文学作家

李林樱

作为国内知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李林樱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漠风萧萧地火红——中国石油大会战揭秘》《雅砻江的太阳》《贫困的呐喊》《山风浩荡》《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救救我们的孩子》《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五月·国殇·成都人》等多部作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的李林樱还自告奋勇奔赴前线采访,成为赶赴灾区年纪最大的作家。为了更好地创作,她还主动申请留在了特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 “作家的使命在一线。”李林樱说。

张叹凤

四川汶川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师,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深宫绝学》,散文集《家园的味道》,评论集《爱心》,点评集《新月与孤星》《招魂的短笛》,随笔集《文苑星辰文苑风》,中篇小说《芙蓉城》,短篇小说《老师》《肉身》等。

其专著《中国新散文源流》获四川省写作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如花的妩媚》获《小说界》第二届小说评奖一等奖,《神圣崇拜》获《小小说选刊》一等奖,《天真别趣》获成都市第一届金芙蓉文学奖。

范昌灼

重庆忠县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成都市文联第二届副主席,市作协第一届副主席,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散文创作论》、《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散文集《自在》、《秋天的回报》,另有散文、论文《学术的古镇》《品味红苕》《啃玉米》《麻雀记》《蝉鸣夜阑时》等400余篇及《中国散文名著快读》(主编之一)。《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获四川省第六届哲学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

实习生 伍文韬

新闻推荐

你可以永远走开 如果你太害怕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刀刀留痕。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近40年了。除了偶尔写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和小说,留下了十本诗集、近千首诗歌,而能够让自己满意、聊以自慰的,有长诗《重庆书》《三星堆之门》...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