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0年记者生涯汇成非虚构力作《寻找桃花源》“80一代”眼中的历史与时代

济南时报 2017-10-29 14:07 大字

□本报记者 钱欢青

如何描述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如何回望我们曾经的历史?

在学者的研究和作家的虚构之外,另有一个重要的维度——记者的非虚构。近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集10年记者生涯并融合自己家族故事的新书《寻找桃花源》出版,呈现了一个记者对时代和历史的非虚构描述。书中的人物既有文化精英又有普通农民工,他们共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当下的故事,几十年前的故事,甚至一百年前的故事,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卫毅呈现了“80一代”眼中的时代与历史。

中国人的百年冷暖悲欣

“寻找桃花源”是隐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地或者精神归宿,但“桃花源”似乎总在变动,一直在更远的地方,大概永远无法抵达,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同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中穿行,去寻找那些“寻找桃花源”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这是华语世界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的是乡村教育志愿者,比如卢安克、萧望野;有的是幸存者,比如汶川地震灾民;有的是农民工,比如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有的是艺术家,比如黄永玉、张充和;有的是学者,比如李泽厚、刘再复、夏志清、王德威、孙康宜、张灏;有的是作家或编剧,比如萧红、许地山、刘震云、李樯;有的是导演,比如吴宇森、许鞍华;有的是商人,比如施永青。

与之平行的,还有卫毅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复调”的世界,不同的声音在此汇集,不同的命运互相交织。

卫毅出生于1980年广西平乐县,曾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在广西待了四年,2007年就职于《南方人物周刊》,历任记者、资深记者、主笔、高级主笔、采访总监,到2017年已经10年。10年来,卫毅一直奋斗在一线,通过接触不同事件的人物,来记录下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的侧影。他关注历史,注重个体人物的历史命运。他认为,历史的中心不是事件,而是人物。因此,他以人物为中心就成为该书的主题。他将十余年来思想沉淀,情感沉湎,终于写就了该书,并喊出了知识分子的内心诉求——“寻找桃花源”,说出了他们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纠葛和迷茫。卫毅有一颗宽广而细腻的心,冷静而有感情,独到而又贴切,他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气象万千的人生,这是一幅充满了中国人百年冷暖悲欣的立体图景。

从此,谁给我故乡我也不要

虽然书中很多内容是采访,但卫毅的文字总是在一种较为宏大的见识统辖之下,充满对时代和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比如写到作为新乡村运动“碧山共同体”发起人之一的欧宁,以细节开场后,卫毅写的是对乡村的时代处境的理解:“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疯狂推进。资源重新分配,农民失去土地,一部分人成为财富传奇,另一部分人得到的是血泪故事,而大多数人开始在城乡之间游走,他们已经失去土地,却无法被城市接纳。这部分被漠视的人,谁来关心他们呢?这跟晏阳初当年意识到的问题是相似的。如何推动乡村建设?如何提高民力与民智?如何平衡城乡之间的矛盾,让世人得以分享时代进程中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欧宁建设“碧山共同体”的初衷变得极易让人理解。欧宁说:“我对自治感兴趣,我会去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交换劳动力而彼此互助,从而构建一个无需货币的环境。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在整个社会推行的,但在农村社会的小范围内却有推行的可能。”

到碧山村采访时,卫毅在猪栏酒吧所住房间的对面,是法国电影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住过的房间。酒吧女主人寒玉说,比诺什“在这里住了三天,她喜欢这里的一切,每天出去游玩,都会赶回店里吃饭,对这里的饭菜赞不绝口”。

而在福建连城县培田村,卫毅在采访培田客家社区大学时,通过工作人员潘晓婷的话,写到了这所由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和正荣公益基金会办的社区大学的处境:“直到现在,有关部门的一些人还让我们摘掉‘社区大学\’的牌子。他们觉得,你一个村子里的机构,怎么能叫大学呢?”“社区大学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国村子里出现的任何非官方的新事物,官员们都会报以习惯性的‘警惕\’。”

在碧山村的饭桌上,寒玉朗诵完穆旦的《冬》,庞培接着念了一位不知名诗人未曾发表的诗歌。这是一首关于“故乡”的诗歌,诗句击中人心。庞培念完后,大家的掌声并不是客套,而是心有触动。有几句大致是这样的:“昨天出生的人/今天是不可能再出生的/归宿已提前到来/从此/谁给我故乡/我也不要。”深邃而自由的精神之海

在卫毅笔下,乡村不是孤独的存在,在《寻找桃花源》一书中,还有北京城的故事,有故宫的故事,有万荷堂里黄永玉的故事。其中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勾连了城市和乡村,这个故事叫“奥运梦游”——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苏坚,组织了四位曾在奥林匹克公园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到北京看奥运。苏坚画了一幅油画,取名为《他们》,所绘内容含此四人在工地上的形象,而此画作售出所获的三万两千零八元被用作“他们”北京行程的费用。一个画家策划的一场行为艺术,在卫毅笔下,最终成为折射城乡之间时代风景的经典案例。这个故事充满了细节描写,其中写道:“在去北京之前,几个工人都在各自的工地上打工。在河南安阳做泥水匠的贠房只去向老板请假。老板问为什么请假,贠房只说,去北京看奥运会。老板怒了:‘你吹什么牛逼呢?\’”

2011年,卫毅在科罗拉多州州府丹佛附近的一座小城——博尔德,见到了李泽厚和刘再福。他们被写入书中的《流动的八十年代》一章。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蛰伏多年,相继出版了哲学、美学、思想史著作,“兼具思想与文字之美的严肃学术著作竟卖出了数十万册,创下一个个纪录,让他获得了那个年代一个学者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各行各业的人们争相阅读李泽厚的作品,他被邀请到各种场所去讲美学,可以用沈瓒评价李贽的话形容当时的情景:‘少年高旷豪举之士多乐慕之,后学如狂。\’”但很多人不知道,少年贫寒的李泽厚,之所以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而放弃了自己成绩更好的自然科学,是因为他在十二岁时遭遇的精神危机:他因想到人终有一死而惶惑不已,废书旷课数日,想着为什么而活。

同样少年艰难而通过刻苦努力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刘再复,如今与李泽厚比邻而居,他常年保持清晨5点起床的习惯。1986年,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激起巨大的波澜,差不多同时出版的《性格组合论》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虽然出国经历了挣扎,但刘再复认为出国为自己赢得了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自由时间”,一个是“自由表述”,这让他获得了“完整人格”。他喜欢博尔德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使他的生活处于沉浸状态,“读书、写作、审美,都需要沉浸下去”。如刘再复的大女儿刘剑梅所说:“父亲的人生选择尤其是后期的人生选择,也与庄子的大自由精神相通。他拒绝为物所役,选择在美国落基山脚下过着最质朴的生活,从而进入深邃而自由的精神之海。”

新闻推荐

文化育人 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10月19日地点涪江路小学讲述人唐龙云宽敞的塑胶操场、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走进教学区,教室里传来阵阵读书声;运动场上,孩子们尽情奔跑,欢声...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