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的四川故事 砥砺前行的时代足音

华西都市报 2017-09-24 04:55 大字

喜迎十九大,四川各大书店氛围浓厚。喜迎十九大,四川各大书店氛围浓厚。喜迎十九大,四川各大书店氛围浓厚。喜迎十九大

优秀川版图书品读系列之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当代书评”开辟栏目“喜迎十九大 优秀川版图书品读”,陆续为读者推荐四川近期出版的精品图书。本期为您推出的优秀川版图书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母屋我的家——摩梭家户口述史》,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超级畅销书《米小圈上学记》。除了川版图书,川籍作家的佳作新篇,也在我们的关注视野之内。近期,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作家马平创作的小说《高腔》,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因其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被国内纯文学界有“国刊”美誉的《人民文学》杂志2017年第8期,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特选作品”隆重推出。

在4万余字中篇小说《高腔》中,作者马平讲述了四川省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发生的一个曲折而感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花田沟村,第一书记丁从杰、农村新型女性米香兰、帮扶干部滕娜、村支书牛春枣以及柴云宽、牛金锁、米长久等人,从不同角度一齐向贫困发起了围剿。马平还在这部作品中,充分调动了川剧、川北薅草锣鼓歌等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元素,尤其以川剧高腔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为题,让这个悬念重重的“四川故事”发出了令人振奋的时代之声。

2011年至2013年,马平受省委组织部派遣到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挂职担任副县长,长篇小说《山谷芬芳》便是这两年间深入生活的成果。2017年,马平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到仪陇县安溪潮村、蓬溪县拱市村以及绵阳市游仙区等多地深入生活,采访了多位第一书记,并与扶贫干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交流,于5月底创作完成了《高腔》。

目前,《高腔》这部小说已被《小说选刊》杂志2017年第9期转载,精装单行本也将出版发行。据作者马平介绍,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举办的“喜迎十九大·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将于2017年9月24日在北京召开。在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评论家、作家将对这部作品进行研讨。日前,由北京中视瑞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正在重点打造全国首部反映脱贫攻坚的多幕话剧《高腔》,预计10月下旬在成都首演,11月上旬赴京汇报演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陈羽啸

新闻推荐

万亩脆李子成熟 羌家女玩“快闪”代言 图说新闻

游客正在采摘红脆李9月16日,汶川县羊角花艺术团的羌族女孩们在芤山村李子树林间玩起了“快闪”,为家乡的李子代言。9月,汶川高半山的1.5万亩青、红脆李已经成熟进入采摘期。“目前,青脆李已经全部卖...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