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羌族羊皮鼓舞:鼓声唤醒神灵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8-30 06:48 大字

□ 莫然/文余耀明/图

羌族羊皮鼓舞作为羌族有着古老历史沉淀的舞蹈,是羌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传统的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形式,跳舞者以释比为主,以达到敬神、消灾、避难、祈福的目的。羊皮鼓舞既表现了原始狩猎文化,也记录了羌族人由游牧转向农耕文明历史进程的生动影像,演绎着羌族的历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羊皮鼓舞”便是羌族用舞蹈语言记录的自己民族的经典史诗。

2008年6月,羌族羊皮鼓舞(汶川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羊皮鼓舞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传统:释比领舞

羌族是一个信奉原始宗教和“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的民族。羌族传统中的祭师地位极高,羌语称“释比”或“许”。过去,释比是羌族口头传承和宗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形成了独有的以释比文化为核心的羌族文化。羊皮鼓舞同样是以释比为主的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舞蹈。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拉兹”,又称“跳经”,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传统的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跳舞者以释比为主,以达到敬神、消灾、避难、祈福的目的。但要成为一个释比并非易事,不但要知晓天文地理、医术、阴阳、星相、历史等,还需要有惊人的记忆力,要记住上、中、下“三坛”(释比经文分“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从某种意义上说,“羊皮鼓舞”便是羌族用舞蹈语言记录的自己民族的经典史诗。

经文必须烂熟于心,而且所诵经文全靠师徒、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释比传承人一般在一个家族内(或姻亲中)挑选传承人,故具有家族性,如目前的羊皮鼓舞传承人朱金龙、赵邦蓝、杨骏清等,他们便属于释比家族。

在羌族释比经典中有释比唱经和释比图经,释比唱经为口传,释比图经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图像经典,羌语里叫“刷勒日”,十分罕见,只有祖传的释比家族才有。赵邦蓝家中就还保存着一部祖传的释比图经,但除了专业研究人员,对他家图经感兴趣的人已越来越少。

今年79岁的赵邦蓝世居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从赵邦蓝祖父到他儿子(赵先林)这一辈,已是七代释比传承人。赵老先生自幼随父亲学习羌族释比经典以及祭祀舞蹈羊皮鼓舞,完整地掌握了羊皮鼓舞的各类步法与动作组合。赵邦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精神状况不错。不过年龄大了,听力下降,腿脚有些不灵便了,但一说起释比文化,就会滔滔不绝。

由于赵老先生年事已高,我们采访的是他的儿子赵先林。赵先林生于1974年,兄弟三人。大哥赵国文生于1964年,天资聪颖,16岁即接过家族的衣钵,“戴帽子”出师,不料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与二哥赵国法同时遇难。为承接家族传承,赵先林开始学习羌族释比文化,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戴帽子”(即正式佩戴金丝猴皮帽)出师。

“羊皮鼓舞”,传说是天神阿巴木纳带了很多在各种祭祀场所用的经书,由于路途劳累,休息时他睡着了,醒来时,所有的经书都被一只山羊吃进了肚里,正着急时,树上的金丝猴对他说:“羊子吃掉了你的经书,你快杀掉山羊,用山羊皮制成鼓,做法事的时候,敲起羊皮鼓,经文就会脱口而出。”

此法果然灵验,为感激金丝猴,在做法事的时候,就佩戴金丝猴皮帽。从此以后,释比们就敬拜猴头师祖或做法事时跳“羊皮鼓舞”,而“戴帽子”也就成了释比学徒出师的通俗说法。

据说历史上羌族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但后来却失传了。关于羊皮鼓舞的传说似乎隐含着羌族失去自己文字的那一段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羊皮鼓舞的鼓声是一种语言,舞蹈也是一种语言。羌族人民通过跳羊皮鼓舞,感应并寻找他们那些消失的历史和文化。

鼓声:唤醒神灵

按照赵先林的说法,传统的羊皮鼓舞必须是在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时才能表演,其余时候是不能敲鼓的,正宗的羊皮鼓舞表演,其领舞者必须是释比。羊皮鼓舞一般无乐曲,无歌唱伴舞,它是用鼓点、响盘敲击出音响节奏,并伴之以舞蹈。释比所用的“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时也是释比跳“布拉兹”时唯一的伴奏乐器。

羊皮鼓鼓框为木制,高约11厘米,单面蒙以羊皮,鼓面直径38-40厘米,鼓框里面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槌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槌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皮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

传统的羊皮鼓舞首先是祭祀。祭祀活动一般在寨子的神林中举行,由释比领舞,头戴插着野鸡翎子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彩旗等,领舞的同时还需要口诵经文。其他表演者一般为6-8人,他们手执羊皮鼓,一手持单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挥动鼓槌,在敲击中起舞。

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鼓声和动作先是迟缓、凝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随后又演变为敏捷、矫健、激烈、明快的节奏,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在表演过程中,阵阵鼓声唤醒大山,穿透白云,使表演者和观看者都进入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祭祀用的羊皮鼓大而沉,舞动起来费劲,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主要的舞蹈动作有“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商羊步”。表演中击鼓的舞姿看似简单,却技巧性很强,既要有粗犷稳健的特点,又要像猴一样轻盈敏捷,有相当的难度。据记录,羌族羊皮鼓舞光鼓点打法就有上百种之多。

羊皮鼓舞既表现了原始狩猎文化,也记录了羌族人由游牧转向农耕文明历史进程的生动影像,演绎着羌族的历史文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汶川的羊皮鼓舞队多次上北京演出,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

传承:发展和机遇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羌族文化也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而言,羊皮鼓舞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就传统而言,羊皮鼓舞是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羊皮鼓舞有演变为民间舞蹈的趋势。实际上作为表演性的羊皮鼓舞早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就后者而言,民间表演羊皮鼓舞时,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生动丰富。

虽然专家们对羊皮鼓舞的商业化表演感到忧虑,他们担心如果脱离了纯正的释比文化,羊皮鼓舞便成为了一种肤浅的表演形式。但从地方上看,今天的文化已很难离开我们身处的现实,而现实的改变显得愈为迫切。即使是一些老释比,他们也倾向于既要保护非遗,也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交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羊皮鼓舞在内的非遗传承既有困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现在,羌族羊皮鼓舞传承人中最年轻的杨骏清今年也已47岁。赵邦蓝先生虽有赵国武、周九平两位出师的徒弟,但都已年过半百。即使他们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悠久的羌族传统文化而尽力,但都面临更年轻的一辈无人愿学习传承的困境。对此现状,赵先林也有些无奈,他们三兄弟的后人也大都外出务工,家族中缺乏更年轻一辈的羊皮鼓舞传承人。即使如此,他现在还是收了两个徒弟,向他们传承羊皮鼓舞。对赵先林来说,也算是一个安慰吧。这对羊皮鼓舞的传承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机遇。

传统规范的重视和传统规则的遵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中心问题。但固守传统、不敢创新也未必是明智之举。为此,曾有专家建议改革释比传统的训练与培养方式,将传统的考试方式与时代结合,一方面注重规范与遵从规则,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将之创新和发展。羊皮鼓舞传承和发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尽管羊皮鼓舞的现状让人忧喜并存,但赵先林却几次三番提及自己还没有“戴帽子”,语气中不乏憾意。他表示会加强对释比文化的学习,争取早日“戴帽子”。我们还了解到,羊皮鼓舞的其他传承人也都在积极培养新人,具备成为传承人条件的人选也不少。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下,我们相信,作为非遗的羊皮鼓舞必将能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汶川康养老年大学开班 221名老人现场学艺

四川经济日报讯(伍排勇记者庄媛)8月29日,汶川康养老年大学在该县三江镇揭牌,首批221名老年“大学生”走进学校,现场学习才艺知识。据悉,为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依托汶川县特色康养目的地建设总体布局,该...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