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互市与西路边茶
茂县茶马古道遗址。
《方舆胜览》中“总论四川茶马”页面(翻拍)。
□文/图王克明
边茶,顾名思义就是销往边区之茶。古时的边区指现在的少数民族地区,是与中原王朝的汉民族地区相对应的西北、西南及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区域概念。
要了解我国边茶起源与发展,就得先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茶马交易——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西部地区汉民族与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之间的一种贸易形式,其方式是以茶叶换马或以马换茶。
茶马互市开创于唐朝
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在唐代迎来大发展,中原人民普遍饮茶的风气形成于唐代,人们开始把茶当作家常饮料。西北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也受到饮茶习惯的影响,开始饮茶。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进藏远嫁藏王松赞干布时,带去了当时湖南岳州的名茶“ 湖含膏”,饮茶习俗开始传到西藏。
唐代还开创了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内地所产的丝织品和茶叶,是唐王朝用于互市的主要商品,而牲畜则是少数民族用于互市的主要商品。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可知,以茶与少数民族易马开始于唐代。
此后,唐使节常鲁公出使吐蕃(今西藏),发现赞普(藏王)帐中已有寿州、舒州、顾渚、蕲门、昌明等地名茶。这时的茶还只供少数民族上层人士饮用,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当茶叶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后,因其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等特殊功效,被食肉饮乳的游牧民族视为灵丹妙药,吸引广大牧民竞相购买。
灌茂松古道连接高原与平原
蜀地饮茶由来已久,产茶区域广,产量高,加之我国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如藏族、羌族等毗邻成都平原,历来与蜀地交往频繁,所以,自唐代茶叶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后,蜀地成为我国茶马互市最早的地区。蜀茶易边在我国茶马互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两条茶马古道和“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一条茶马古道是成都南门通往川西方向,为“南路边茶”,以雅安为生产中心,打箭炉(今康定市)为集散地,茶叶专销西藏。
由灌县(今都江堰市)集散来自北到安县(今绵阳安州区)、什邡、彭州,南自崇州、大邑、邛崃等地的边茶,销往茂县、松潘和理县、金川等地并集散,再从陇右都护府(今河西走廊)销往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边茶,为“西路边茶”。所经路线称为灌茂松古道,也称松茂古道,为另一条茶马古道。
灌茂松古道起于都江堰市灌县古城,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古城,全长约350公里。这条道路,历来就是阿坝高原与成都地区的驿道和商贸、文化通道。
早在秦汉时期,沿岷江上游有冉駹古道与成都平原相通。秦时,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其名“湔堋”即来自古蜀人在灌口设县级行政机构湔氐道,汉时改称湔氐县。三国蜀汉时改称湔县、都安县,属汶山郡。后于在西晋(266年-316年)、前宋(420年-479年)、北周(557年-581年)时属汶山郡。明弘治中(1488年-1505年)曾属威汶道,清时曾属成绵龙茂道。历史上,都江堰与阿坝州关系紧密,灌茂松古道早在2000年前就是川西北高原与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
灌茂松古道各路段在历史上有多次改易。唐宋时期,永康军(辖地约同于今都江堰市)青城县县治在青城山下太平场,后移至岷江边(今属都江堰市石羊镇),当时的边茶即由太平场经青城后山沙坪,沿味江而上,过泰安寺,登熊耳山,下牯牛岗,走水磨沟,达懋功五屯,即今大小金川地区,理县为集散地,古称花坪老泽路。清代开漩口道,此路遂废。
另一路由灌口镇经白沙、茶关,过娘子岭入汶川,达茂县、松潘,为清代以来灌茂松古道。内地与边区互通货物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药材和内地的茶叶、丝绸、盐巴等。因此,灌茂松古道又是南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灌茂松古道为沟通内地与边区的商贸作出了长期贡献。宋代川茶年产达3000万斤,主要即由南路茶马古道雅安和西路茶马古道灌县输入边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成阿公路(成都市至阿坝州)的建成通车,古道废弃。2012年11月29日,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市至汶川)全线建成通车,灌县古城到松潘县城距离缩短至255公里,天堑变通途。岷江沿岸断续留存下来的古道,成为历史遗迹。
2013年3月,茶马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宋代西路边茶贸易达到高峰
在宋代,川茶产量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也是灌茂松古道最繁忙的时期。
北宋彭州知府吕陶在《净德集》中记载:“本州导江县(今都江堰市河东地区)蒲村、堋口、小唐兴、木头等镇各准茶场。司指挥尽数收买茶货入官并已施行,民之大弊大率均一。惟导江县一处尤为切害。盖缘本处是西山八州、军隘口,自来通放部落入城博易买卖,其蕃部(少数民族各部)别无现钱交易,只将到椒、蜡、草药之类于铺户处换易茶货归去吃用,谓之茶米。或有疾病用此疗治,旦暮不可暂阙……交子(四川官用纸币)所支既多钱陌又须亏折……永康军煕宁九年(1076年),买获并税过客人茶货共132万余斤,比(煕宁)八年计亏9万余斤,比(煕宁)七年亏26万余斤,盖有亏以此,推之,则失 税赋诚有其渐。”
这一段文字是吕陶向朝廷呈送的奏章,讲榷茶制的弊端和茶马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几条信息:
一是导江县地处川西北少数民族出入汉区的关口,是少数民族进城进行茶马交易的场所。二是川西北牧区少数民族将茶叶称为茶米,对茶叶的依赖折射出茶在牧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在永康军交易并上交茶税的茶叶数量巨大。每年有大宗茶叶从永康军送往川西北地区;同时,有大批马匹、牦牛和药材等从边外进入永康军,发往成都,350公里古道骆驿不绝,热闹非凡。
长长的马队,驮着皮毛、药材和山货,沿着岷江边弯弯曲曲的小道,从上游一路走来;驮着茶包、大米和布匹的马帮沿着岷江盘曲上行。两队相逢总要在前导指引下,在相对平坦宽敞的路段让行。
牛铃声声,人沸马嘶,内地和边境,平原与草原的气息在这里交织融汇。
清代四川仍是边茶主要产地
至清代,四川仍是边茶的主要产地,以当时的灌县、安县为生产中心,松潘、理县为集散地的“西路边茶”仍热闹非凡,素有“搬不空的灌县,填不满的松潘”之说,灌茂松古道商贸繁荣可见一斑。
“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这句脍炙人口的民谚,把灌茂松古道上的地名连缀起来,随着清末灌县文学家董湘琴的纪事长诗《松游小唱》传播开去。
灌茂松茶马古道的起点老灌县城,在清代至民国时期,商业贸易十分发达。
民国版《灌县志》载:“清时,边茶于夏初采伐,名刀子茶,邑境岁约千余包,余由邛、蒲、崇、彭等处采买,岁约2-3万包,行销松(潘)、理(县)、茂(县)、懋(功,今小金县)诸夷境,约值30余万元。其初无专商,清雍正间,始奏准立为两岸,较南岸(打箭炉一带)少而茶品过之……嘉庆间,陕人焦氏租引,开设信兴公……至光绪二十九年倒闭,由裕国祥承继。今已由灌移住松潘,与其地之聚盛源及二三小号,均系川帮,在灌城开引设号者。”
清代灌县的边茶产量已不如从前,但每年仍有大量的边茶从灌县城运往川西北牧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灌县考察的英国摄影家伊莎贝拉·伯德女士,在她后来的专著《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一文中说,当时,灌县约有22000人,并不是一个富庶的城市,郊外富人的私宅不多,主要产业是草鞋制作,船可以从灌县、成都或江口到达长江。但它却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城市,作为一大贸易中心,在冬天达到高潮,有多达500人的藏民牵着牦牛,在城墙外扎营。藏民以羊毛、毛皮、皮革、麝香、鹿角、大黄和其他药品交换茶叶、黄铜器以及少量的丝绸和布……她认为“它是中国地理位置最佳的城市。”
清末民初,在古道上的灌县、汶川、茂县和松潘四县,从事物流运输的驮运牲口有1200头之多,每天有400多头牲口和庞大的背夫队伍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灌县城区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商贾往来、不绝于斯。
新闻推荐
寒露过后,在松潘县川主寺镇“中国版图”基地里,岷源农业种植的3000多亩油菜和800多亩藜麦进入收割期。岷源农业抢抓时节收...
松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松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