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仁心济世——记优秀共产党员王冬林

阿坝日报 2020-07-22 08:24 大字

■实习记者 王永杰

从松潘县水晶乡卫生院医生,到松潘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从医29年,他心系群众、刻苦钻研、锐意改革,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到医学事业中。

作为医生,他用精湛的医技救死扶伤,为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院长,他用创新的思维大胆改革,把一所高原山区县级医院打造成“医联体”模范医院。

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王冬林。

王冬林出生在松潘县肖包寺,自记事起,他发现身边许多农牧民因缺医少药、生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他在心底埋下了当医生的愿望。

1991年,王冬林从阿坝卫校毕业,毅然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他深知当时的农村医疗资源缺乏,“农村更需要医生”。在水晶乡卫生院工作期间,王冬林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医疗工作,并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

通过刻苦钻研,王冬林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熟练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能,并带头在卫生院逐步开展接生、危重病人抢救、外伤处理、急症抢救等医务工作,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其熟练的医术也赢得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信任。

一名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王冬林恪守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只要群众有需求,他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帮助。多少次,他为困难群众、五保户垫付或减免医药费;多少次,他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到农牧民家中义务出诊,上门送医送药……王冬林在基层卫生院一干就是十几年,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健康。“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王冬林的话语朴实感人。

2016年底,松潘县人民医院陷入发展瓶颈期,王冬林被任命为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面对困难,王冬林没有退缩,他首先深入各个科室,与职工交流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找到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优秀骨干人才缺乏。于是,他提出了“借船出海”的思路,决定引进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17年,在王冬林的努力下,松潘县人民医院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探索开展纵向合作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先期分别在ICU、骨伤科、针灸康复科开展技术协作,省第二中医医院通过长期派驻医务人员,用“学科植入”方式促进松潘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自开展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以来,省第二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优势,采取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义诊巡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式,加强与松潘县人民医院的交流合作。

付出终有回报。如今,在王冬林的带领下,松潘县人民医院在医疗技术、硬件水平、服务能力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成绩面前,王冬林没有骄傲,还提出下一个奋斗目标——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力争打造全州一流的县级人民医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多年来,王冬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道路上,他一直坚持着、努力着。

新闻推荐

四川阿坝:高原民族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6月18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城关小学内,羌族多声部民歌兴趣小组的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跳羌族舞蹈《古...

松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松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