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传承并重 非遗与时代共融 松潘县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小记

阿坝日报 2020-04-22 00:33 大字

■张积翠

非遗文化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新时代的新使命。

松潘县位于川西北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底蕴。在这里,藏、羌、回、汉等各族儿女长期和谐相处、互相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民情。

据介绍,松潘县拥有唐卡绘画艺术(勉唐派)、羌族多声部、土琵琶弹唱、花灯舞、皮具传统制作技艺(松州汪氏)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广泛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加强非遗文化、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培养。

2018年9月,松潘县在川主寺镇麻依村授牌成立了象藏艺术学校暨唐卡艺术传习基地,标志着以象藏艺术学校为载体,包括象藏美术馆、象雄文化研究基地、象藏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落地。

为更好地传承象藏唐卡艺术,2014年,唐卡画师赤增绕旦开办了象雄绘画传承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松潘县象藏艺术学校正式落地。“这是一所民办学校,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里学到象藏非遗文化艺术,让我们的象藏文化艺术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赤增绕旦如是说。

为进一步落实文化帮扶政策,更好地促进松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潘回族土琵琶走进了校园,在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让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让非遗在学生心中扎根。“我们回族土琵琶弹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要更好地传承下去。现在,让土琵琶弹唱进校园是一项保护举措,把学生教好是我们传承人的责任。”松潘回族土琵琶传承人兰凤英说道。

耐心传授土琵琶相关知识,手把手教学生弹奏土琵琶……兰凤英自觉承担起传承松潘回族土琵琶弹唱的责任,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对土琵琶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认真练习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让兰凤英感到很欣慰。土琵琶弹唱爱好者、松潘县城关小学学生赵佳茹告诉笔者:“兰阿姨每次都耐心地教我们,土琵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羌族多声部民歌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由于羌族自古没有文字,所有习俗、文化都靠口耳相传,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之路更为艰辛。

为此,在外打拼多年的郎加木回到故乡,肩负起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的重担,成为了羌族多声部民歌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在郎加木的带动下,羌族多声部组合“毕曼组合”也加入到羌族多声部民歌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成为羌族多声部民歌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如今,羌族多声部民歌被列入乡土教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小学课堂。

近年来,松潘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大非遗人才培养力度,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个,省级非遗项目名录3个,县级非遗项目名录9个;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11人,县级传承人14人。

新闻推荐

松潘公安服务群众不缺位

本报讯(李跃)为切实做好抗击疫情和安全生产“两不误”,松潘县公安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力以赴投入防风险、战疫情、护稳定...

松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松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