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组黄龙景区的黑白照片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1930)英国著名的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1899年,威尔逊接受英国维奇花木公司派遣,开始他的中国西部之行,从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先后4次到中国大陆收集植物。其中在1903年、1910年两次前往松潘地区考察,到松潘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使命:采集百合中的“帝王”——岷江百合的种子运回美国。1910年8月25日晚上,威尔逊离开松潘的前夕,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句话:“如果命运要我生活在中国西部,我别无所求,只愿生活在松潘”。在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里,除他研究的植物花卉外,还有大量当时该区域的人文、地理、历史照片,有60多张是在松潘拍摄的,这些照片为我们对当时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至为珍贵的资料。
1910年5月29日,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从湖北宜昌出发,经宜昌(下牢溪、白马岭、牛坪、下堡坪)、兴山、房县、巴东、巫溪、云阳、开县、宣汉、霸洲、仪陇、阆中、盐亭、金堂、成都、新都、绵竹、安县、北川、平武、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后返回成都,1911年3月中旬,威尔逊从上海乘船离开中国,足迹遍及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尤以在四川境内搜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前后12年里,威尔逊收集了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了西方。1913年,威尔逊综合其考察经历和收获,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最后以游记形式写成一本英文版《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
以下文字节选于由红音、于文清编译的《威尔逊在阿坝》
(记载的是1910年8月10日黄龙景区)
在三舍驿(松潘县黄龙乡政府所在地)上方25里路,沿河的右边下坡到一个狭窄的河谷,这是一个非常有兴趣的地方,从终年积雪的雪宝鼎流下的水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钙,在它流经的路途中沉淀后结成一层厚厚的乳白色的硬壳,这个地方被藏族人视为圣地,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在附近建立了庙宇,由河里的水构成一连串约50个小湖,形成一个个半圆形的水坝。每个小湖的湖床是乳白色的,但由于光线的折射形成各种颜色,随着它们的深度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一派多彩的诱人的景观。有蔚蓝色、乳白色、粉红色、绿色、紫色等等。庙宇称为“黄龙寺”(龙王子的意思),藏族人认为他们是大自然的儿子,这儿是神圣的地方,在庙宇附近,水流断续成一连串壮观的瀑布,阻挡水流的每一棵倒下的树和矮树丛都能迅速地被碳酸钙包裹结壳。在庙宇的上方有条足有80码宽的河流,河底是乳白色的,具有松软的碳酸钙结壳,波纹状的图案显得十分漂亮。这些碳酸钙延绵1—2英里,呈现出一个最激动人心的情景。
从这条河流的这段河床起,在庙宇的上方很短的距离,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雪宝鼎的优美风景。正面显然可以攀登,但几乎没有雪,在冰川的下面是令人惊叹的红色岩石组成的悬崖,颜色反差的效果是最显著的。据说,几里远、在更高的靠近雪线的地方还有另一座庙宇,但我太疲倦了,没去访问它。
黄龙寺周围所有地方都是优美的粗枝云杉和岷江冷杉以及桦树组成的森林,还伴有各式各样的其它树和灌木。在碳酸钙沉淀池临近地区,树木看来不很健康,许多变得苍白欲死,另一些则发黄垂死。从植被角度来看,非常明显,这些碳酸钙沉淀池是新近形成的,并迅速地扩展。在河流的边缘和林子里有一些杜鹃花属植物,但不兴旺。在水流右边缘处,我采集了红北极果,一种细小的高山灌木,结红色果实,非常接近同属的越橘,在Britich Columbia冰川附近同样被发现。这种优美的小型植物,只有约4—6英寸高,在附近一带很普遍,但以前从未得到来自中国的记录。在小湖附近,一种黄花杓兰,在这一带很丰富。以后我成功地引种了这个种的活根到阿诺德植物园。
·安德军(收集整理)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摄影·
新闻推荐
援藏任务完成,8人选择继续坚守: 松潘脱贫摘帽日 才是回家团聚时
大邑县援藏干部王丫丫又来到低保贫困户马英家,了解她家在援藏办和当地政府帮助下,今年的收入情况和刚刚开起的小食店经...
松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松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