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廉官王明德 一瓶富贵锦绣挂幛

民族日报 2018-03-04 13:48 大字

一幅绣品中发现的历史

2017年国庆时,到河州会展中心参观,在3号展馆观看马建新民俗展室时,一辐绣品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禁驻足细细端详。锦绣挂幛高250厘米,宽150厘米,玫红底子,七彩绣线。绣品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工艺绝佳。中间绣一巨大花瓶,瓶上有牡丹吉祥图案。有二龙戏珠,祥云缭绕,彩带飘扬,瓶下有一托盘,下有花瓶架。瓶中插一盛开的牡丹,属河州紫斑牡丹,代表吉祥富贵。花瓶左下绣一色彩斑斓展翅飞翔的凤凰,花瓶右侧绣一兔子,正在吃草。图中有8个人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盆栽鲜花盛开。有万字富贵图案,有盆花鲜艳,左侧有一瓶花倒置,暗寓一个一品的去世。

从锦绣挂幛考证,专家鉴定为清初绣品。距今300多年。一瓶象征一品,8个人代表8个一品,4男4女,男的手中多握兵器,女的手中多持鲜花,是河州一品封疆大吏王明德家中之物,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年八月十六日一天之中封了六个一品(王明德之妻早从順治十八年正月封为一品夫人),王明德和他的家庭,是河州历史上最享殊荣的官员和家庭。为纪念皇帝隆恩,彰显地方荣耀,也寄托对王明德思念,而绣了这幅挂幛。

听这幅绣品收藏者马建新讲,此挂幛在20世纪80年代从临夏市北大街古玩市场上收来的。卖主姓王,家住王寺街。卖主说:“是祖传压箱底的东西,从未示人,因为家境困难,藏不住了,换几个钱花。”因此可以进一步相信,是王明德后人收藏的东西。因为王明德家住临夏市王寺街。华寺街场院门是王明德的墓地。他的墓碑和敕文碑就是从场院门发现的。

本人查阅历史资料,将这幅刺绣作品起名为“一瓶富贵锦绣挂幛”。

虽然历时悠长,有些绣迹已经脱落,虽然陈旧,依然色彩斑斓,绣工精细,图案设计匠心独运,摆布合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属于河州精品刺绣制品,在河州刺绣史上是一个绝品,是一幅体现艺术与见证历史的实物。

在临夏流传着一句古话:“今天接镇台,明天接镇台,原来镇台是王寺街的王尕吉。”王明德(1604—1665),河州八坊人,字有庆,回族。外号王偏头,小名尕吉。是一位智勇双全、武功赫赫的大将军,历任武骑尉、游击、副将、参将、松潘副总兵、四川建昌总兵、总兵官、都督同知、大都督,封太子少保、荣禄大夫,官秩一品。王明德才能卓著,英勇善战,颇受朝野赏识。是一名官爵显赫、武功盖世的河州回族骁将。河州历史上这么重要的人物,在河州地方志上记载只是片言只语。这里发掘出来,让人们记住这位河州八坊的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

新闻推荐

松潘县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本报讯(钟林秀黄茜)为全面推进法治松潘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在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近日,该县司法局律师深入县工质食药监局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松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松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