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路记者重走长征路 寻找长征足迹,与80年前隔空对话

齐鲁晚报 2018-01-02 14:08 大字

时培磊和朱文龙辗转找到特型演员。本报记者时培磊摄在沙洲坝,杨飞越采访做导游的红军后代。本报记者陈玮摄刘飞跃在桑木垭采访红军坟。本报记者张跃伟摄松潘草地七根火柴的故事。本报记者刘飞跃摄陈玮在华屋村采访村民。本报记者杨飞越摄每逢大事看晚报,品质成就影响力。从汶川到日本,灾难面前敢于向险而行;从全国两会到奥运盛会,从“嫦娥”探月到“我们的长征”,重大节点定格时代风云。凡人歌、步行齐鲁,历久弥新;山东精神山东人、齐鲁最美孝心人物评选,与时俱进。这里创作出了三个中国新闻奖,这里走出了十九大代表张刚,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卓尔有成,靠的是一代代晚报人坚守业务立身、家国情怀的新闻初心。

本报记者陈玮

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每一场战役,每一次牺牲,每一个人物,都化作永不磨灭的篇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2016年,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策划“重走长征路”,记者兵分三路,走进这一个一个的篇章,开始了一场与80年前的隔空对话。

重大事件

挖掘背后的人和事

“重走长征路”是由齐鲁晚报总编辑支英琦策划,原要闻中心主编张跃伟、经济新闻中心主编杨飞越带队,刘飞跃、时培磊、朱文龙和我共同参与了此次策划。

在踏上征程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和地图,走访研究近现代史的专家,反复讨论下确定了重走线路。总编辑支英琦带头走访红军传奇将领、开国将军李聚奎的儿子李生雨,以一个将军的传奇一生,再现了长征的壮烈及充满理想和信仰的红军精神,为接下来的走访积累了素材,提供了采访方向。

根据长征的路线,六位记者兵分三路,我和杨飞越去长征的起始地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张跃伟和刘飞跃到长征最艰苦的贵州铜仁、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城、遵义一路;长征胜利会师地点会宁、延安,由时培磊和朱文龙重访。

2016年9月27日,在大家准备欢度国庆的时候,我们踏上了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征程,开始了“重走长征路”。

我们重点重访了那些荡气回肠大事件发生的地方,比如在红军渡河开始长征的于都县,我和杨飞越多方了解到渡口的村子和县城,找到当时红军驻扎的房屋,联系到当时帮红军渡河的船夫的儿子、参加渡河的红军的后代,还有当地历史研究者的讲述,让我们了解更多长征的故事。比如人民捐出门板给红军渡河,每个门板红军都写了借条。

其他两路记者的收获也颇丰,比如张跃伟、刘飞跃一路找到了为了不伤害群众宁愿跳崖的故地,大山的村民为牺牲的红军立的“红军坟”,每逢节日就去祭拜;朱文龙、时培磊专门到了三军会师地点,听故人的后代们讲述红军在文庙尽情地挥洒着长征胜利的喜悦。

故地的遗迹都是无声的历史记录者,故地的人一代一代传扬着当年的故事,而我们也以另一种方式做了一回亲历者。

长征的精神

还在继续着

重访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长征。在于都,正是红军帮助穷苦人民分得田地,于都人民才会拼尽全力帮助掩护30万红军在凌晨悄悄渡河;正是红军舍身救护山民,他们才不惜冒着风险,为伤员疗伤……

在长征沿路上闭塞的小城,一个新的“战争”开始了,那是一场扶贫攻坚战。借助于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曾经家家加入革命的“红军第一村”华屋村如今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村民把闲置房间作为客房给游客,还干起了规模种植;曾经红军过草地的地方,成都到兰州的高铁正在加紧修建;会宁发展起了草畜产业和养殖业。

长征精神和军民的血肉联系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我们不断地有着新的感受,但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为了能有更多时间走访,我和杨飞越在当地租了车,当时连续大雨倾盆,我们自驾翻山越岭,穿泥地,进山村,车轮经常打滑陷在泥地里。最长开了10小时的车,赶到目的地已是凌晨四点。找不到住的地方我们就住在村民家,晚上十几只马蜂飞到床上,被蚊虫叮咬得睡不着。

张跃伟和刘飞跃倒了四趟车才到大山深处,采访完没了车,靠搭村民的摩托才返回;在松潘草地采访两人都产生高原反应,头晕目眩,甚至还出现了耳聋,但仍坚持完成采访。时培磊和朱文龙辗转找到特型演员。

通过重访,我们像是与80年前进行了一次对话,那些鲜活的故事和人物,离开了我们,又像是没有走远。

新闻推荐

曾是江彰官道要冲 古百顺桥默然守望一方繁华与沉寂

特约记者黄志富文/图位于绵阳城北的游仙区石马镇,随着城市发展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很少有人知道,在如今已拆迁的石马镇百胜村境内,紧靠宝成铁路的古河堰河上,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百顺桥。百顺...

松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松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