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绿色名片厚植生态优势 阿坝州加强生态保护纪实

阿坝日报 2020-08-11 10:06 大字

■记者 杨骁

从岷江河畔的绿树成荫,到若尔盖大草原的芳草萋萋;从森林无垠的天然氧吧,到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乐园……阿坝高原生机勃勃,一幅美丽阿坝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阿坝州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对脚下这片土地负责的态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普惠群众的发展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阿坝州将坚决贯彻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全力实现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决心义无反顾——

共同抓好大保护,尽好生态保护治理的“阿坝之责”

守牢四川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阿坝使命特殊;保护好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阿坝责任如山。

“‘保护’意味着决不能让生态系统再受伤害。”这是阿坝的庄严承诺。阿坝州有天然草地面积452.2万公顷、森林面积3311万亩、各类湿地951万亩,有大熊猫等野生动物557种,各类植物资源4000余种。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也是全州各族群众永续发展的根本。对阿坝而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不是“包袱”,是机遇;不是单纯的工作安排,是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

发展观念,矫正再矫正;发展思路,廓清再廓清。阿坝州在行动上打响一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的同时,也在思想上打响了一场树立新理念的攻坚战。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年上半年,全州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森林面积净增2.1万亩,蓄积量净增145.5万立方米,综合林草覆盖率达83%。

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科学优化生态布局、致力保护生态系统、全面保护生态资源、创新生态保护机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和保护网络,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生态链安全,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熊猫家园·净土阿坝”。

“几年前,这一片还是沙地,大风刮过飞沙漫天。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这里草长了起来,一些灌木已经高过膝盖。”8月7日,参加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的来宾在调研考察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治沙点时,当地工作人员介绍道。近年来,若尔盖县不断探索、试验和研究,初步总结出适合高寒沙地的流动沙地治理、半固定沙地治理、固定沙地治理、露沙地治理等模式,经过多年治理,西仓村约3000亩沙化土地已被青草和灌木覆盖。

过去,辖曼镇是若尔盖县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沙地一度蔓延到镇政府附近。如今,沙化地里一排排整齐的高山柳像草帘子一样将风沙挡在了外面。“我们吃够了风沙的苦,希望家门口重新绿起来。”如今,当地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沙化治理,争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我们主要采取‘草帘沙障+围栏封禁+草种补播+综合管护’技术模式,秸秆织成草帘,铺于流动沙地上,四周固定,下方施肥、撒草种,不仅有利于保温保水,更适于草种成长。”目前,若尔盖县根据本地气候情况,正尝试一种新的防沙治沙方式,参加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的来宾们纷纷表示,若尔盖县在防沙治沙中探索出的技术模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为黄河上游及其他地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生态环境问题是推进阿坝州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这个‘坎’跨不过去,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州委、州政府态度坚决:必须坚持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环境治理,让阿坝大地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

行动坚定有力——

协同推进大治理,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阿坝之任”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折射出对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知。

查摆问题,阿坝州面临高寒湿地与高寒草原带、高山峡谷灌丛与高三森林带、干旱半干旱河谷“三带共治”的重任。这些问题若不加紧治理,势必导致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长江黄河中下游包括成渝地区的水资源利用。

认清现实,厘清思路——当前,阿坝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抓好草原“两化三害”治理、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流域治理、地灾治理、污染治理、增草增林增绿治理、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全域环境综合治理“七大治理”工作。

“下功夫抓好‘七大治理’工作,真正把全州生态治理好、环境建设好,坚决确保林草综合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面积、野生动植物种群、地表水等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持续增长,水土流失量、河流含沙量、城乡污染物排放量等持续下降,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生态安全。”州委书记刘坪的话语掷地有声。

阿坝儿女素有“尊重自然、崇拜自然、保护自然”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阿坝州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用水、优美环境的要求和期盼越来越高,逐步由盼温饱、求生存转变为盼环保、求生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从阿坝儿女内心的渴望转化为全州上下的自觉行动。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阿坝州决心坚定,行动更加有力。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整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等问题19个,新建河堤13.3公里;治理“两化三害”317万亩,实施草畜平衡3767万亩……

少了“辣眼睛”的黑砂场,多了“高颜值”的景观带。一回回约谈,一张张罚单,一次次行动,展现了阿坝州杜绝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庄重与威严。

“既有固定工资拿,又不用外出打工,还能照顾家人,一举多得。我一定好好干,守护好这片山林。”43岁的杨青亮是金川县勒乌镇新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家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致富增收无门路。为帮助杨青亮家脱贫,2018年,该村聘请杨青亮为生态护林员,岗位补贴从最初的每年6600元涨至现在的10000元。

为进一步推动“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管护人员”政策落地落实,近年来,金川县在干旱河谷治理重点造林区建立了扶贫造林劳务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非贫困户”的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每年安置生态公益性岗位2544个,其中生态护林员2105人、草原管护员197人(兼管护森林68人)、河道管护员242人(兼巡护水利设施93人)。同时,逐年提高生态管护岗位补贴,2018年6600元/人,2019年8150元/人,2020年10000元/人。通过引导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为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切实增加劳务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双赢”目标。

如今,行走阿坝大地,昔日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百姓共享生态建设红利。一张张生态“成绩单”彰显力度——目前,阿坝州创建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30个、州级生态村478个;金川县马尔邦碉王山庄水站被评为全国最美水站;2017年,九寨沟县被生态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四川第一个“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阿坝人民对绿色、生态的追求始终不变,怜惜一草一木、呵护一山一水的勇气决心始终不变;阿坝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始终不变,留住绿水青山的自觉行动始终不变。阿坝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舒适”的目标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若尔盖县加快唐克镇 现代草牧业园区建设

本报讯(若尔盖县政府办)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效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带动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今年,若尔盖县投入资金...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