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在牧民家 成果用到草原上 访35年坚守青藏高原牦牛繁育的“牦牛妈妈”阎萍

兰州日报 2019-07-03 03:06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晨旭

她,身材娇小,却通过实验培育出体重达400多公斤的新品种牦牛。她,不是藏族,却跋山涉水与牧民们一道在海拔5000米的高寒区研究牦牛。她是牧区有名的“牦牛妈妈”,更是牧民口中的“养牛专家”。她就是阎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生导师。“牦牛繁育是我一生的事业。”阎萍说。坚守35年,一直践行“把论文写在牧民家,把成果用到草原上”。如今,阎萍带领团队再次成功培育出国家级牦牛品种“阿什旦”牦牛,为牧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新的选择。

牦牛课题的第一位女性

初见阎萍的人,很难想象,这位身材娇小、和蔼可亲的女性,竟是一名青藏高原牦牛科研工作者。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进入牦牛群都找不见踪影的女性,却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立足前辈的积淀,干出了一番事业。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阎萍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一进所她就被分到牦牛课题组,成为组里的第一位女性。“我也没想到,我的第一份课题也成了我坚持一生的课题。”阎萍说。

阎萍第一次见到牦牛是在青海大通种牛场。上世纪80年代的大通种牛场,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电,没有水。可是为了新品种的培育,阎萍一去就要一个人呆上半年多。她每天和牛场的工作人员一起抓绑牦牛,测量牦牛的生产性能,驯化抓来的野牦牛;在交通不便、没有公路的牦牛饲养地,她住在牧民家,喝酥油茶吃糌粑,与牧民一起放牧记录牦牛生长情况;为了测绘有关牦牛的一组数据,常常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原上行走,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她从马背上摔下来过,也被牦牛撞过,但就是没有放弃过。”与阎萍共同研究牦牛繁育的同事如是说。

35年,阎萍从刚进研究所时懵懵懂懂的小姑娘成长为国内牦牛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她的足迹遍布藏区的牦牛饲养区,从海拔3000至5000米的青海高寒牧区、西藏那曲牦牛合作社、川西北若尔盖草原、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等牦牛产区。如今,她还是几乎每个月都要到牛场和牧民家里,有的时候一个月就要去两三次,一呆就是好几天。

35年坚守迎来两项国家级新品种

2005年,阎萍团队成功培育出含1/2野牦牛基因的首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及相关培育技术体系的空白。2019年,他们又成功培育出国家级新品种“阿什旦”牦牛,再次填补了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牦牛以无角舍饲化为主体品种的空白,成为世界独特生态区牦牛品种培育的成功典范和品种生态差异化培育的典型代表。

“嘴部为灰白色的是大通牦牛,牧民们叫它‘白嘴牛’。而阿什旦牦牛,则是没有角,性格更加温和易于舍饲。”阎萍说,“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主导畜种,是藏民族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新品种的繁育可以遏止牦牛退化、改良当地牦牛、提高生产性能,推动牦牛产区科学养畜,帮助牧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大通牦牛繁育至今,在我国牦牛产区广泛推广,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现已覆盖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大通牦牛及其配套技术也已成为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广泛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每年改良家养牦牛约30万头,覆盖我国牦牛产区的75%,建立了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高效发展新的模式,对我国牦牛良种制种、供种体系建设、牦牛改良及生产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两个新品种牦牛是我们团队三代人坚守的结果,也是对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阎萍说,“搞科研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目前,两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一二等科研奖励10项。阎萍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CCTV-7大地之子年度农业人物,牦牛种业功臣,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贡献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同时,阎萍承担的“甘南牦牛选育与改良技术研究示范”、“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大通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甘南牧区生产生态生活试验示范”等应用性研究项目和成果,也已对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藏族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推荐

草原游迎来“爆发期”

随着暑期临近以及各大草原陆续返青,草原游热度又起。某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档草原游出游人次预计将较往年继续...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