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草原藏医大师的故事还在传唱
旦科生前在看书。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立峰
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摇篮。在藏医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物,旦科就是其中的一位。
旦科曾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藏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全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国际藏医药学术大会执行副主席、阿坝州藏医院院长等职。同时,他编写了医学著作,研发藏药制剂,培养出数千弟子,为藏医药的传承发展播下种子。
今年2月19日,旦科在若尔盖县圆寂,享年87岁。然而,他的故事至今还在草原上流传……
苦研藏医药他学成回乡行医
1931年2月的某一天,在若尔盖县红星乡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里,旦科出生了。7岁时,旦科被送进若尔盖的康萨寺,开始学习藏语和藏传佛教文化知识。17岁时,旦科被选派到甘肃省夏河县上卡贾寺,拜著名的藏医药学家丹巴为师,系统学习藏医药学理论知识。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上卡贾寺,旦科在晨光中诵读经典。夜晚,当人们进入梦乡,旦科在油灯下潜心修学,沉浸于藏医药学的世界之中。1959年,旦科来到了他心驰神往的学习圣地拉卜楞寺,再次系统学习了《五部大论》和《四部医典》,获得了广博的藏医学知识。两年后,旦科回到红星乡,开始为当地村民治病,并创办了当地第一所藏医诊所。
此后六十余年,旦科先后在若尔盖县红星乡藏医院、若尔盖县藏医院、阿坝州藏医院从医。由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药丸俏销他坚持不涨价
11月14日,记者来到阿坝州藏医院,在取药处,藏民仁底正焦急地等着取药。“我从小就有胃病,一直都没有好,胃疼起来什么都做不了。”仁底告诉记者,他听朋友说藏医专家旦科研制的夏萨德西丸十分有效,于是急忙从壤塘县赶来。“我的家在壤塘县石里乡下大石沟村,到壤塘县城都要坐3个多小时的车,再到马尔康又是2个多小时,但哪怕是路途遥远,我也要买到旦科老师的夏萨德西丸。”仁底说。
“夏萨德西丸是旦科深研几十年制作而成的胃病药,在藏医界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阿坝州藏医院副院长、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索郎告诉记者,临床证明夏萨德西丸对胃病、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稳定可靠,疗效上佳,深受四川藏区及西藏、青海等地区患者的青睐。“夏萨德西丸、夏萨甘露丸、夏萨肝康丸、夏萨降糖丸等夏萨系列药品,被藏民视为灵丹妙药。”索郎说。
夏萨德西丸卖到脱销,药店开始纷纷涨价,就连医院自己也忍不住想要把价格涨上去。“旦科坚决不同意涨价。”据索郎回忆,旦科告诉他们制药不是赚钱,是要把疾病去除,让所有的患者无论贫富都能有药吃。
“夏萨德西丸只是旦科老师研制的数十种藏医药中的一种。”藏医药主任医师、国家级藏医药专家、旦科学术继承人噶尔科告诉记者,他追随旦科对青、甘、川交界的山区藏药材进行全面普查,并对其特征、性味、功能及疗效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才试炼出了一批藏药。旦科的另一位徒弟,藏医药主任医师贾木科告诉记者,旦科先后炼制了八种名贵藏药,在填补安多地区名贵藏药制剂生产空白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受到患者的肯定和喜爱。
认真负责他统一不同版本医典
在藏医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医学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
“但由于地域、学派、年代等多种因素,《四部医典》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在藏医学术界,造成了不同的学术理解。”索郎告诉记者,统一《四部医典》是旦科一生的追求。
据索郎回忆,旦科四处走访搜集整理了12种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他和弟子夜以继日地对《四部医典》进行对勘、整理、汇编。“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2005年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四部医典·对勘本》正式出版,为藏医医疗、教学、科研、制剂等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工具书。”索朗说。
噶尔科告诉记者,《四部医典》的对勘工作连续做了4年。“对勘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还成立了两个组,一个组在阿坝州藏医院,一个组在若尔盖县藏医院,两个组分别进行对勘,再进行对比。”噶尔科说,其实一个组就能完成所有的对勘工作,旦科却不放心,于是多组建一个组,相当于进行了两次对勘。
不忘传承他创办第一个藏医班
1975年,在多方争取下,旦科开办了四川省第一个藏医药中等专业班——阿坝卫校藏医班。但是在创办初期,藏医班缺乏教材,旦科便拿起笔,根据藏医药教学特点,编写了 《藏医生理学义》《藏药方剂学》《医德》等13门课程的通俗教材,为编写全国五省区藏医中专统编教材打下了基础。
藏医药主任医师、阿坝州藏医院胃病专科医师华尔江是首届藏医班2班的学生。“当时办藏医班的条件很艰苦,全教室只有一个长板凳,20多名学生只能坐5个人,其他人就都坐在地上。黑板也很小,连教室都是借用的农村信用社的房子。”华尔江说。
阿坝卫校首届藏医班2班学生,而今已是藏医主任医师、阿坝卫校教师的伟科告诉记者:“当时,每一个知识点旦科老师都要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我们看着很感动。”伟科说。
据贾木科回忆,旦科老师编写的教材全部是蜡纸刻出来的,刻出来印好后发给学生。“旦科一共编写了13种教材,连续用了好几届。虽然现在有了正式的中专教材,但我还依然习惯使用旦科老师的旧教材。”贾木科说。
为解决藏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旦科努力培养藏医人才。阿坝州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旦科先后为阿坝州培养藏医中等专业人才400余人,为青海省藏医院、青海省塔尔寺医学院、甘肃省拉卜楞寺医院、甘肃省藏医研究院和四川全省各级藏医院培养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国家、省级名老藏医继承人6名。
“旦科一生致力于藏医药的传承、研究和创新,为我国的藏医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他编写的医学著作,研发的藏药制剂,培养的数千弟子,更是为藏医药的传承发展点燃了草原之光。”阿坝州原副州长杨绍林说。
新闻推荐
■记者邹阳10月22日,记者来到若尔盖县阿西乡罗叉村贫困户哈加家中,现年83岁的哈加坐在家门口的长椅上晒太阳,他的女儿当科和...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若尔盖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