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水养畜到生态富民 若尔盖县草原沙化治理见闻
■实习记者 杨园洁 记者 夏姆
将小孩手臂粗细的柳枝用铁锤深钉入沙土,柳枝长度的三分之二入地,外露的三分之一作桩成固定架,再将细柳条绕桩编成篱笆状,形成方格沙障。沙障内再插上适合当地气候、耐干旱、易成活的高山红柳,撒上草种,形成一个口状沙障格。一个个沙障格连成一个个贯通的品字格,防风固沙,成为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11月2日下午,由州人大城环资委员会牵头的“2017阿坝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若尔盖县唐克镇。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记者看到100余名当地农牧民群众正在治理草原沙化,一派繁忙的景象。记者了解到,那是若尔盖县沙化土地治理(二期)项目第二标段,治理沙化土地1758.56公顷,其中,采用“沙障+植灌+种草+施肥”模式治理流动沙地166.02公顷;采用“种草+施肥”模式固定沙地治理1592.54公顷。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沙障能控制沙丘蔓延,减少沙土流动,而且这种经过多次挑选后保留的高山柳,适合当地气候,耐干旱、易成活,可实现一年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行的治理效果。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若尔盖县沙化土地治理(二期)项目第二标段用工负责人尼玛才让告诉记者。若尔盖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交界处,是长江黄河的上游,每年提供给黄河30%左右的水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当地群众为了扩大放牧规模,在草原和湿地中开沟放水,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和蓄水功能。从湿地到草原,因过度放牧而沙化,这样的恶性循环曾在若尔盖湿地日复一日上演。
片面追求牛羊数量,牲畜过载让草原退化、沙化,破坏生态让当地老百姓尝到了苦果——草原沙化现象日趋严重。
“风沙一起,面对面的人都看不清。如果出门没有关好门窗,回家后桌子上都能写字。即使把家里的窗户都用封条紧封,沙子还是会无孔不入地入侵,甚至掺进糌粑和青稞里。每天要扫2到3次地,能扫出一大堆沙子。”回忆起风沙肆虐的过往,若尔盖县群众无不感慨万千。
如今,从2007年《四川省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吹响科学治沙的集结号算起,若尔盖县治沙又走过了一个十年。据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统计,从2007年到2016年,若尔盖县共治理各类沙化草原2.9万余公顷。数据彰显成绩,数字体现力度。
近年来,若尔盖县坚持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大力加强湿地保护,加大沙化治理力度,工作人员不断摸索和实践,创新探索出“高山柳沙障+混播牧草种”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绿地恢复率得到显著提高。
“过去,我们只想着多养牦牛就好,后来草原沙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破坏环境带来了恶果。如今,我们治理沙化不仅保护了草原,每天还有120元的收入。以后牧草长好了,美丽的草原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我们还可以发展旅游业。”谈到植被恢复带来的变化,求吉乡甲基村牧民白玛感慨不已。如今,草原生态不断优化,家园变成了游客观光的景点,不少牧民都开起了藏家乐搞旅游接待。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出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风沙逐渐收敛,若尔盖草原重现昔日风采。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若尔盖县处于沙化形成初期,也是治理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若尔盖县沙化治理工程定会取得显著成果。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天际中,一种神奇的大鸟腾空而起,它们结伴飞向远方。眼下,正是“高原精灵”黑颈鹤们开始南迁的时节。紫水鸡白骨顶。赤麻鸭。白骨顶。一位观鸟者在拍摄黑颈鹤。若尔盖这片全世界面积最大...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