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夜晚不再静悄悄 若尔盖县城乡建设工作见闻
曙光街三线入地完工后效果
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辖曼镇易地搬迁集中建设
县城排水工程开工
新建成的集中供暖厂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县城路灯亮化工程
入夜,当我们拍摄完黄河第一弯最后一抹的灿烂晚霞,波光闪耀的黄河九曲的壮美景色还在脑海中萦绕。翻过一座山梁,若尔盖达扎寺镇的灯光直射天际,县城的一片灯火让远行的游人顿然消除了疲惫,倍觉温馨。
驻足在牧民新村,整齐的街道路灯明亮,一些老人和孩子还在明亮的广场上不肯散去,家里传出阵阵电视剧的声音。
扎西自驾营地里,停放着几十辆大小车辆,院坝里正在吃烤全羊,喝酥油茶,不少的游客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锅庄。这几年,随着草原、黄河第一弯,花湖旅游业的高速井喷式发展,旅游旺季每天来草原的人都在万人以上,有时高达3万余人,草原上到处是络绎不绝的自驾车辆和休闲观光的人们,或拉家带口,或呼朋唤友,这给自驾营地、牧家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全县自驾营地、牧农家乐已发展到100余家。
清晨,达扎寺的上空升起一层淡淡的乳白色轻雾,缠绕在俄尼山上,杭州援建的滨河公园达扎寺河畔,两岸栈道上不少居民在早起晨练,一些游客架起相机、端起手机在拍摄草原日出。雨后的河水虽然仍有些黑浑,但两岸多年的垃圾、棚户区早已不见了踪影,河上见不到飘浮的垃圾和杂物。
曙光社区是往昔棚户集中区,昔日雨天泥泞不堪,污水横流,晴天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道路已改造一新,新排污管道已重新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昔日低矮破旧、夏难蔽雨,冬难挡风的破旧棚屋,伴着沧桑岁月随风而去。政府统一规划,补助改造资金,统建基础设施的县城棚户区改造已大体完成,居民们都住进了整洁的新居。35岁的曙光社区居民薛君开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走在新铺的沥清路上,他告诉我们:“我家里有年近60多岁生病的母亲,孩子还小,爱人和我都是自谋职业,但是现在城市建设好了,来往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好做了,住上了好房子,走上了好路子,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宽阔平整的新若尔盖大桥畔,昔日老桥矮窄的桥墩还保留着,仿佛诉说着昔日的艰苦岁月。桥畔新建的滨河花苑,崛起着一栋栋上十层的高楼,不仅改写了千年水草地不能修建三层以上高楼的历史,也开创了草地商品房的新篇章。如今,达扎寺草原新城区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橉次栉比,创造了新的“若尔盖速度”。
不久前,从马尔康退休的干部格德斯甲在他6楼的新居里喝着早茶看电视,老伴儿正在忙活一家5口的早餐。他告诉我们:“作为土生土长的草原人,我们过惯了蓝天白云,夏秋相连、牛羊成群的生活,退休了还是愿意回家乡生活,大部分本地干部退休了也不想到别处居住,主要是习惯了。现在家乡城市建设得越来越漂亮,冬天有集中供暖,水、电都解决得好,生活安心好。”
牧民新村
让牧民告别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以唐克、姜冬、班佑等牧民新村建设为标志,若尔盖的牧民定居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藏区牧民定居、帐篷新生活行动的前列。
这些年来,中共若尔盖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大骨节病防治,牧民定居行动、帐篷新生活工程、扶贫攻坚、强乡兴村、党建提升、民生工程、对口支援、富民兴旅等各种建设机遇,不断加大三农工程和惠民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根本改变,建成了每家每户有定居点,水、电、路三通,村有活动室、医疗室、文化站,集体经济有积累,每户都正建设着美丽幸福家园。
人有定居、畜有棚圈,草有围栏,在上世纪90年代发源于若尔盖黑河牧场的创举,打响了向千年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的一个又一个战役。人定居下来了,不仅让老人、妇女和儿童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儿童有了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老人也有了健康的保障,解除了牧人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了群众抗御疾病的水平。随着定居条件、帐篷新生活、牧道、交通工具、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的越来越好,广大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跨越千年的梦想得以变为现实。
随着脱贫奔小康、***的扎实推进,古老的若尔盖一派生机勃勃,奔小康的步伐铿锵豪迈。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牧民新村的设施不断完善,牧家乐、自驾营地快速发展。牧民的畜产品快速增值,牛奶、酥油、奶渣、牛羊肉的收益都稳步增长,极大地鼓起了牧民群众的钱袋子。而***,一户一策,新农合、新农保、量体裁衣式的扶贫措施,也为群众长期富裕不再返贫提供了坚强保障。
仅在去年,若尔盖县就建设保障性安居房2213套及附属工程,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761户,藏区新居改造640户,新建干部周转房230套,装饰装修干部周转房80套,农村抗震加固502户。县人民政府确定将唐克镇白河社区居委会纳入了棚户区改造范围,建筑总面积1830平方米,入户道路硬化2000平方米,广场硬化600平方米,新建围墙200m,新建人行道2000m ,排污设施3000m,新安装路灯98盏,维修路灯74盏,工程建设投资1100万元。农村危房抗震加固每户补助资金为8500元,建设资金总计426.7万元,各乡镇已全面竣工。藏区新居建设每户补助资金为2万元,建设资金总计1280万元。两年来建设乡镇干部周转房230套,总投资166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干部“走读”难题,解除了干部后顾之忧,更好为农牧民服务。县政府还投资180万元对已建好的80套县城干部周转房统一进行简易装修,关怀爱护干部职工,保证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城市建设
让草原新城成为旅游度假天堂
7月15日开幕的中国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是草原上前所未有的旅游文化盛宴。这一盛会对于展示若尔盖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招商引资、丰富群众生活,决战扶贫奔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谱写出新的团结进步和谐篇章。而这一盛会能够成功举办,得益于这两年草原上快速的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使这里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天堂功不可没。
往昔的若尔盖受诸多条件限制,没有高楼,道路坑洼不平,污水排出不畅,达扎寺河两岸建筑杂乱无章且脏乱差严重,与发展全域旅游极不适应。为了把达扎寺镇切实建设成为若尔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度假天堂,同时建设好唐克、班佑、巴西、红星、降扎等旅游集镇,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实施,多方筹集资金,在强力推进国省道公路改扩建的同时,高标准建设旅游城市与集镇。
如今的若尔盖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宽阔平整的两条主街道整洁如新,达扎寺河两岸整修一新,杂乱的建筑完全撤除。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客栈迅速发展,新建了医院、急救中心,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秩序持续向好,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为大力提升若尔盖旅游城市形象,这两年成为若尔盖历史上城市建设发展最快的两年,仅去年全县就新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投资1.88亿余元。去年实施的县城曙光街排水及三线入地改造工程,对县城曙光路、建设南街、香巴拉南路延伸段、麦溪路、明珠路和多玛南街6条2400多米的人行道、排水管道、照明、电力管线等进行改造,投资达2210万元,仅6个多月就竣工交付使用,创造了新的“若尔盖速度”。若尔盖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安装污水管网7.58公里。若尔盖县停车场及维修改造工程实施自驾游停车场、乡村客运停车场、货运物流停车场、转盘路及河曲马休闲广场建设,停车场及道路硬化2.3万平方米,停车场绿化8000余平方米。新建一条取水泵站及管网,取水泵站日取水5000立方米。若尔盖县城新建一座1500m3高位水池,项目总投资198万元,6个月即建成投产。县城西区实施建设若尔盖县族兴大道、安康大街观景路、岭嘎多街等8条市政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建设全长4963米,工程投资1.12亿元。城市路灯亮化改造工程实施了县城商业街、香巴拉街、建设路、多玛街、寺庙路、幸福路、明珠路、曙光路、及俄尼山路灯安装及城市夜景亮化改造工程,共计安装路灯660盏,工程建设投资1150万元。完成了若尔盖县城东西区彩虹门安装工程。完成了若尔盖县集中供暖厂后续工作,正在筹备运行模式。
德阳对口帮扶计划投资1600万元及县财政配套1499万元,实施建设唐克镇白河街、九曲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止2016年底,若尔盖县城镇化率达到30%,县城现有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5.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8.5平方公里,人口2500余户16000余人,各类房屋建筑44.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0.7平方米,住房用地53.2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1平方米,人均市场设施用地区性8.7平方米,人均公共设施用地26.8平方米,人均绿化用地17平方米。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若尔盖县城初步建成了民族特色浓郁、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管理有序的高原旅游度假胜地。
·杨翔 毛宗旭·
新闻推荐
盛夏草原最美盛典 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侧记
雅敦节是若尔盖地区传统的民俗节日。在过去靠天吃饭的年代,牲畜能熬过严冬是天大的喜事,于是,人们选择在盛夏来临之际欢聚一堂、歌舞庆祝。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雅敦节在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丰...
若尔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若尔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