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充满温度的育人路上
学校健美操队荣获全国一等奖
读书亭
学校兴趣小组开展少年宫活动
狠抓高效课堂教学
南充市高坪中学到该校开展学习交流
书香走廊
学校图书室一角
老龙山下,芙蓉溪畔,游仙镇东麓,有这么一所从城郊结合部濒临撤并的普通学校,一跃嬗变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这就是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
翻开该校闪光耀眼的“成绩单”:“世界卫生组织WH0健康促进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科技劳技创新一等奖”“四川省生物探究活动一等奖”“绵阳市教体系统AAAAA级事业单位”等100多项国家、省级、市级荣誉,学校足球、文学社、合唱、经典诵读、健美操、速度滑轮等学生社团在各级竞技活动中成绩优异,有1200余人次获国家、省、市大奖,有6名运动员在国家少年队参加训练……
一个个沉甸甸的奖牌、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汗水、是付出、是担当、是肯定,更是该校从优质教育迈向品牌教育征程上筑梦奔跑的“加速度”。
那么,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是如何办高质量的教育?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快速发展?带着一窥奥秘的心态,近日,笔者走进该校,解密这所绵阳市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快速发展的“秘籍”。
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新建成的一所现代化的公立初中学校。10多年来,该校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办负责任学校,做有温度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慈慧”育人理念,打造书香校园,着力建有质量的课堂,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努力在充满温度的育人路上砥砺前行。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连续8年位居绵阳市同类学校第一名,犹如绵阳市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条“鲶鱼”,搅动着基础教育这池春水,促进了绵阳市基础教育行业的良性竞争,名副其实地成为绵阳市基础教育优质学校。
据悉,该校还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学校,积极组织“送教下乡队”“一对一帮扶支教队”深度开展教育援助活动,努力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贡献力量;同时分别与台湾慈济大学附属中学、香港圣保禄女子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慈济在川援建的16所学校结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积极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惠及更多学子,亮出了慈济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华丽的名片,赢得了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肖长龙黄友勇/文图片由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提供
办负责任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结合学校书院式建筑风格特点,集思广益,编撰《慈慧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将校园文化与学校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着力体现文化、学校、教师、学生的有机结合,凸显朴素、厚重、典雅、时尚的特色,营造了浓厚的慈慧文化氛围,打造了粗具规模的书香校园。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注重“百花齐放”,注重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位一体、有机融合,通过创建质量游中、特色游中、文化游中、素质游中,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形成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尖出、弱进特出”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学校以慈为德,将“慈慧”育人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每一项精心设计的德育活动之中,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合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不断创新德育途径和载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开发了“认识自我”系列成长课程,通过组织初一年级行为养成教育、初二年级青春期心理教育、初三年级理想前途教育,以及演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特色德育活动,积极引导、培育、唤醒学生心灵;通过丰富多彩的三国文化、科技城文化等研学旅活动拓宽学生人文视野;通过参观飞龙山、两弹城等红色教育基地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慈慧道德讲坛”邀请政府督学、大学教授、知名作家、本土艺术家等专家学者传经讲学,定期组织师生赴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等知名高中学习、交流,注重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构有质量的课堂培育有素养的学生
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学校坚持走课题引领的特色办学之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慈济实验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师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绵阳市教科所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依托省重点课题《基于“慈慧文化”视角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邀请课题专家团对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从绵阳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聘请兼职辅导员,开设学生慈慧文化课程。让“慈慧文化”在教师心田中扎下根,成为学校教师思想信念的特质。
培养学生素养,关键在课堂。学校以慧为智,坚持“一课一得”理念,建构了“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情调查为基础,导学案强化为线路,小组学习为构架,督学、结对子、群学为方法,达标测评为关键,展示交流为手段,通过系统训练,重视课堂综合教学,使课堂成为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核心舞台。
学校大力推进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举行学科公开月活动,常态化开展推门课、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等活动,让不同专业老师们齐聚一堂、切磋提升,取得了极佳效果。比如音乐老师讲授“中国民族音乐”;美术老师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主题进行授课;信息技术课老师通过任务驱动法开展程序设计学习活动;体育老师开展“快乐足球”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语文老师以“家国情怀”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数学老师注重数形结合、知识与生活,科学结合设计教学内容……
学校通过扎实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老师发现教学盲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全方位提升的平台。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依托自身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德育智”,和台湾慈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开展以“爱心、孝心、善心、环保”为主题的人文交流活动和慈孝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活动;“以行导智”,开设理科思维训练课,英语口语训练课,钢笔书法课等校本课程;“以技增智”,开展射箭、跆拳道、剪纸、川剧表演、花式跳绳、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活动,不断拓展学生成长空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2年,学校与德国大使馆开展“走进森林”活动;
2015年3月,学校与台湾慈济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姊妹学校,在课程设置、教育科研、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2016年起,学校举行“我爱芙蓉溪我爱母亲河”环保活动和实践活动,相关成果于2018年获得国家环保部一等奖;
2017年起,学校与香港圣保禄学校举办夏令营活动;
2018年,学校与16所慈济在川援建学校形成联谊会,并成为首届联谊会理事长单位;
2020年,学校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缔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该校深入阿坝州、凉山州开展援藏援彝工作,与壤塘县中学、金阳县中学结对共建,开展“一对一”帮扶,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诸多建议,帮助民族地区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不同地域文化在交流中碰撞,让学生体验紫荆文化、红场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赛马文化、高山族文化、藏地文化、寻根文化,让学生感受孝心、爱心、善心、环保等人文思想,增进了巴蜀、香港、台湾等地域文化间的融合,加深了两岸三地“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
学校以活动为平台,张扬学生个性。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报演出、学科知识竞赛、各年级组各具特色的学科活动等,让学生获得了体验,提高了能力,真正感受到“走进生活、快乐学习、张扬个性、实现梦想”的学生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展示。
学校始终坚守文化暖心工作理念,依托深厚文化积淀与教育资源,一方面打造扎实稳健的教育教学文化,让教师敬业乐教;另一方面,不断为学生创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乐学会学。
慈济叠翠映朝阳,温度教育谱华章。经过10多年来的探索创新、超越发展,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目前,该校正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谈到下一步发展时,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鲲表示,“我校将以打造卓越的品牌教育学校为目标,以‘慈慧’文化建设为核心,努力在‘办有思想的学校、有文化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有质量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方面不断探索实践,用初心和使命不断续写新时代游仙基础教育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慈慧文化”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团结务实的慈济教育人,在充满温度的育人路上必将矢志不渝,笃定前行,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书写慈济新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壤塘县政府办)近年来,壤塘县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良好成效。加强生态保护。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战略统筹...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