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变成致富“金豆豆” 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开展农作物种植试点小记
“我们两人在基地务工一天就有100元的收入,目前已经有了5000元左右的收入。” 近日,在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土豆基地里务工的村民丹巴达尔基乐呵呵地盘算着今年的又一笔收入,看着眼前这块撂荒的土地里长出颗颗丰硕饱满的土豆,丹巴达尔基兴奋不已。
仁棚村是壤塘县上壤塘乡的一个农牧结合村,平均海拔3570米,139户村民中有贫困户65户。全村有耕地581亩,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仅适宜种植一些传统的农作物,由于产量低,村民们都不愿意种植传统农作物,大片的土地因此撂荒。
“第一书记”赵付伟眼看土地撂荒越来越严重,村民只能通过社会救助、政策性补助及上山挖药材来维持生活。于是,他心里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去年,村“两委”通过调研,确定开展农作物种植试点,并特邀成都的农业专家团队对仁棚村的土地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将土豆作为试点种植农作物。
为让村民的土豆变成“金豆豆”,今年年初,该村利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帮扶资金10万元及技术援助,并在县科农局的帮助下,引进红、白、紫土豆3.5万斤,新开发100亩撂荒土地进行试种。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管理,土豆在金秋十月喜获丰收。时下正值土豆收获的季节,笔者在仁棚村土豆基地里看到,有的村民正忙着将枯黄的土豆苗割掉,用机器将土里的土豆翻出来;有的村民正忙着将翻出来的土豆进行分类、装箱,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望着一个个“金豆豆”出土,回顾从播种到育苗,从成熟到丰收,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村“两委”和村民们的心血和汗水,大家内心都无比激动。
“这个机器一天能耕作15亩,相当于50个人的劳动力。目的就是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除了播种时平整土地和收获时人工捡拾外,全部实现机械化,土豆基地的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0%左右。”赵付伟说,为了提高土豆播种、收割效率,该村大力示范推广机械技术,探索出了适宜该村的土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模式,而土豆种植的成功既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据了解,示范基地土豆亩产达到3000斤,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30余万斤,毛收入达30万元。目前,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以每斤4元的价格,以购代捐预定了2万斤土豆。
据介绍,下一步,仁棚村将扩大种植规模,借助壤塘电商、媒体以及省妇幼保健院的帮扶,大力推广壤塘土豆,明年准备申请有机认证,打造仁棚村特色产业品牌。
编后: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人才问题和产业融合是关键,特别是高半山村寨,更是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破题”。农村要振兴,必须要走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有地不想种,想种没地种”的矛盾,大量撂荒、闲置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使农民直接获得收益,每年每亩可获得400元的租金。流出土地的农民,有的被返聘回去打工,成为农业工人,每天能够获得100元不等的收入,而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则转向了第二、三产业,他们的务工收入远高于承包经营的收入水平。
·陈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付玉芳申洋)近日,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召开2019年度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发放分红金额64600元,户均收益533元。在分红发放现...
壤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壤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