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全省先进党组织、中共壤塘县司法局支部委员会

阿坝日报 2019-07-09 10:55 大字

■记者 颜天杰

“七一”建党节前夕,记者走进壤塘县司法局办公大楼,每层楼梯都张贴着结合司法系统实际的标语,一股红色的正能量迎面而来。

壤塘县司法局设机关党支部1个,有正式党员13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4人,党员人数占全局工作人员的36.1%。

“和业务工作相比,有的人认为党建工作比较虚,如何把虚功做实,把软的工作做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壤塘县司法局局长克让措说,他们坚持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为目标,以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新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呈现出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直以来,该局坚持每月组织支部成员学习2次、由支部书记备课、授课;坚持通过“周一例会、轮流领学、学习强国、三会一课”等载体,为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今年6月,中共壤塘县司法局支部委员会被评为省级先进党组织称号。该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红心向党,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在前进的路上不断为这份殊荣增添光彩。

2011年起,壤塘县司法局抽调藏语翻译、法律、藏语言文学等专业人才,通过法律、实用口才、藏语口语等培训,组建了藏汉双语“女子宣讲队”,主要在辖区内开展党的法律、政策宣讲,是该县法律、政策宣讲的“主力军”。

近日,壤塘县“女子宣讲队”深入上杜柯乡鱼托村、吾克基村开展妇女维权专项活动。通过以“剧”演法的方式演绎法治情景剧——《卓玛的维权路》,既接地气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卓玛的维权之路。

法治情景模拟剧是壤塘县司法局新推出的一种普法方式,能直观的让受众参与其中,受到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全县6个乡镇的17个村上演,该剧内容真实、影响深刻,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法治思维,同时增强了司法行政党支部的影响力。

“以前有些活动只顾自己搞得热闹,群众也只图看稀奇,活动流于形式。”壤塘司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让群众真正从党员活动中受益,现在每次开展活动前,都会对群众的诉求进行收集了解,根据收集情况确定活动开展的形式、内容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满足群众需要。

在普法过程中,该支部充分利用普法宣讲平台,建立“普法过程验学习成效”的制度,通过在“四下乡”“春耕备耕”“三·八妇女维权周”“扫黑除恶”“控辍保学”等主题普法宣讲中检验学习是否用到实处。同时,围绕“工作摄影、公文写作、演讲”等主题制定“一月一技能大比武”方案,按月举办技能大比武,有效提升干部综合业务素质。

面对法律资源缺乏的现实困境,该支部在党员大会上集体商议,通过链接内地事务所“法律服务资源”,建立“远程视频法律服务”机制,该机制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了解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诉求,内地律师在最短时间内为诉求者进行解答,既节省了农牧民群众法律服务成本,又提升了壤塘县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此举受到了该县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远程视频法律服务平台开通以来,该局已为全县不同对象提供依法行政、民间借贷、施工建设、代写法律文书等免费法律服务49次。

凭借对司法行政的热爱,对法治建设的追求,该局锻造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司法队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的温情,增强群众“法律获得感”和“道义认同感”,努力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阿坝非遗项目赴日展出

传习所老师向参观者介绍藏陶和藏纸。格玛热民族工艺文化中心供图本报讯(记者吴平)记者6月25日从阿坝州壤塘县格玛热民...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